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jīng)》:君子以厚德載物。經(jīng)常有人抱怨說,為什麼我遇不到好人和好的環(huán)境,其實,抱怨的同時,應(yīng)該思考一下,是不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古人說: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要從根本上提升自己。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去刻意巴結(jié)一個人,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德行,待到時機成熟時,就會有很多朋友與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厚德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做個溫暖的人,用加法的方式去愛人,用減法的方式去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用除法的方式去煩惱,會發(fā)現(xiàn)全世界都在向你微笑!
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桿秤,稱人也稱己。
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有德,是善良。一個人的涵養(yǎng)來自大度,來自寬容;一個人的修為,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人生是如此短暫,對身邊的每個人都要好一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見。目中有人,才會有路可走;心中有愛,方能有所作為。我們一點一滴積累的德行,終有一天會全部回報給我們,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陽光的人在一起,心裡不會晦暗;和快樂的人在一起,嘴角常帶微笑;和進取的人在一起,行動不會落後;和大方的人在一起,處事就不小氣;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就不迷茫;和聰明的人在一起,做事變得機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
其實遇到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我們生命中的“貴人”,前提條件是我們應(yīng)該與人為善。付出真誠,就會得到相應(yīng)的信任;獻出愛心,就會得到相應(yīng)的回報。反之,帶著猜忌、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
當(dāng)我們用一個手指在指點別人的時候,別忘了還有三個手指正指向我們自己。當(dāng)我們拿花送給別人的時候,首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己;當(dāng)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的時候,首先弄髒的也是自己的手。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就要怎樣對待別人。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