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aea:Tairitsu(Eternal Core)
——
2-1
一座損毀的塔樓,和一團漂浮著的晶瑩細絮。
它們告訴少女,自己正寄身于一個不予明了的世界。
她站在仿佛剛用雨水沖刷過的石板路上,走向那座圍欄。
在這里,她見識不到晝夜的更替,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世界僅留給她一片空白,和那空白之中摻雜著的幻想。
幻想們這時會主動靠近這位沉默的少女,以便她能夠激起心中的好奇感,初步理解并以自己的方式面對接下來的一切。
她將視線從遠方的尖塔上召回。
對于這些如生命一般自由的物質(zhì),她沒有將過多的恐懼表現(xiàn)在面容上:一直與周圍的它們保持著距離的少女,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迅速離開。
而在那時,少女的目光恰好被幻想對齊。
她在那些物質(zhì)的表面能夠看到一段段稍縱即逝的虛像——如同坐上了游蕩于時空之間的列車。
在那列車車廂的窗外,有籠罩山間的陰雨,也有潑灑海岸的艷陽……若她不滿地向前一揮,不幸捅破了這層偽裝,列車仍會行駛?cè)绻省6鳛樗懦饷\的代價,病痛、背叛、唾棄…甚至是名為“死亡”和“毀滅”的終點站臺,在那短短的一刻涌入了她的腦海。
“…咳……”
少女頓感全身發(fā)軟,雙膝著地,止不住地干咳,之后則是想要嘔吐——當(dāng)她終于從虛弱中摸索出來,立刻站起身來逃向遠方的時候,意識中竟又誕生了一種強烈的反胃感。這種感覺令她無法繼續(xù)保持著奔跑,直到那些幻想沿著路徑追趕上了這位狼狽的少女。
“……該死…離我遠點!”
她憤怒地吶喊著,可那無濟于補。
一枚最先湊近了她的幻想仿佛將少女逼上了理智的絕路。她向前伸出手,想要將它捉住、粉碎。
可這故事怎能依照著她的想法演變——少女不知,究竟是那幻想逃逸的速度之快,還是眼前的空間在眨眼間被它們塑造拉伸了……隨著心中的憤怒逐漸轉(zhuǎn)化成為了絕望,幻想們得以緊跟著少女游蕩的步伐:若她麻木的思想在某時恢復(fù)了清醒,便會陷入虛像的循環(huán),日復(fù)一日。
她抬頭看向遠方若隱若現(xiàn)的晨曦,試圖將自己寄托于那片天際之中。
一些殘缺的幻想們定格在極寒的高空中,將投射至身的日光返還給這片大地。
而在少女的眼里,這些痛苦仍在不斷翻轉(zhuǎn)、舞動,有如晴空下誕生的一場風(fēng)暴,將她目光所及的一切美好無情地撕碎。
她無助地捂著頭,跪了下去。她想要失聲痛哭一場,或者找到一個人,向他訴說自己的不堪和委屈。
可現(xiàn)在,少女只能找到關(guān)乎這世界的三則答案。
這里不存在她想要找到的那個人。
這里不存在因悲傷而起的淚水。
這里不存在因驚異而起的嘆息。
“雨點”滴落下來,那是風(fēng)暴的又一次降臨。
成群的幻想化作碎片的模樣,將少女周圍的地面破壞得千瘡百孔。
在那一瞬,少女失去了對這世界的一切幻想。第一次地,她意識到了自己所選擇的路,已不可回頭。
——
2-2
“這些……”
她強頂著一股難以言說的壓迫感,抬頭去看那正在泛濫的風(fēng)暴。巨量的碎片化為了一朵朵水流般的卷云,不斷地拋射出密集的雨點。
她能夠聽到那與尖嘯無異的雨聲。
雨點們沒有割傷這位少女伸出的手,也沒有強行投映出那些不堪入目的虛像——她已明白,這些與幻想們外表相似的碎片,能夠以一種極為特殊的方式控制并摧殘注視者的意識。
少女丟下那已如冰晶般融化的碎片。
“…回憶——為什么……?”
一個無緣由的詞語自少女口中脫出。
“原來……這些…骯臟的東西?!?/p>
想到這,她又回想起最起初的那些虛像——刻畫著嫉妒、失去,和沒落的虛像,它們也屬于某一段回憶。在某一個污穢的世界中,發(fā)生于某一人身上的回憶。
方才手中殘留著的融水,此時凝聚成了一塊完整的碎片。
與其將它比作破碎的玻璃,不如說是某種通透的玉石:它真的過于美麗了,以至于令人難以想象藏匿于這美麗之下的昏暗。
好在,她終于將幻想中的一者握在了手里。
不幸在,風(fēng)暴因她的這一舉動驀然停息。一股取代了壓迫感的寒意牽引著地面上散落的碎片們,將它們固定在與少女的雙目持平的低處。
在這寧靜的荒原上,她能夠見到漫山遍野的閃光。
“不……”
少女站在回憶的中心處,顫抖著身軀,努力驅(qū)趕走了方才的冷寂。
不,若是如此,為什么她從未在這些回憶中見過哪怕一絲希望?
吞噬了本應(yīng)屬于她的光芒,將她變得如此失落且麻木……不也正是這些所謂“回憶”們的所作所……
“哼……”
不,她不需要去思考一個答案已經(jīng)顯而易見的問題。
“這世界,算什么啊……”
一個低劣無趣的——飽含著愚弄的玩笑。
“一個只允許痛苦存在的世界……”
她露出一抹難以捉摸的冷笑。
只因為這世界單不允許她陷入痛苦。
——
2-3
時過境遷。少女身邊的景象每一日都會因這些回憶發(fā)生令人司空見慣的變化。
對于觀察回憶,她逐漸有了名為“適應(yīng)”的概念。
她不再會把自己的大片精力集中在尋找愉悅之上,以至于她無法確認(rèn)所謂愉悅是否真實存在。
那些平平無常的回憶已在她的腦中植下了扭曲的根系,而在那根系之上生長的植被,正給予著回憶們永久跟隨少女的誘惑力,從理想的角度來看,這或許是件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承受能力的好事。
此外,這令人生厭的世界對于她來說,雖然已有幾分了解,可她仍舊希望能夠從中得到解脫。成千至萬的回憶均會如運動的衛(wèi)星一般,在某一刻因少女命運的質(zhì)量被拖入那一公轉(zhuǎn)的軌道,成為這渺小星系中的一份子。
“……”
少女不曾聽說過忒休斯之船的理論,可現(xiàn)在的她必定與那可憐的船只無異。每一日地,這世界手操名曰苦難的刀刃,將她的精神肉體細細剖離,將她的概念和見解攏作一團。
在從混亂中取出理智之木的同時,使用極巨量的負(fù)面朽木試圖去填補那些縫隙……在這無止境的一取一填之間,她已無法描述出關(guān)于真實自我的那些往事,如同她儼然不再是自己,而是一個被世界的雙手牽引著的滑稽的木偶——可再如何生動活潑的木偶也總會迎來支離破碎的一刻,何況那些朽木易折的內(nèi)在,正一點一點地將這條船只引向沉沒的結(jié)局。
“假若我可以……”
如今,她的本性已經(jīng)被世界的污穢之色所侵染。
那些令人咂舌的抽象色彩,竟令她在直面苦痛之時感受到了一絲欣慰。
“這些……什么都不如的廢物、垃圾……假若我可以控制它們…”
她將心中的某種掛念碾作了灰塵。
“終有一天我會改變一切——將這世界,還有我自己應(yīng)得到的東西奪回來?!?/p>
“我在……笑?”
那不是她,那不是她……少女如此寬慰著自己,欺騙著自己。
但愿她能夠矢志不渝。
——
2-4
信念。
少女需要的不再是……某種撲朔迷離的依傍或時不時的尋歡作樂。她需要堅定住自己的心,以便于自己能夠控制住那些溢釋出恐懼的行為。她想要找到從回憶中尋找到一絲常態(tài)的表情,無論如何——保持住它,就像是帶上了一部丑陋的面具。
玻璃、鏡子、冷石板鋪的路、精美的大理石雕塑……她當(dāng)然也很想去到遠方那幾座聚合的尖塔之間。因為若是哪里還存有什么變故,她均來者不拒。
比起說是一點點的“收集”,不如說是病態(tài)的“獵取”。她操使著自己日益龐大的力量,將沿途上不計其數(shù)的碎片們縱數(shù)趕至自己的身邊。而現(xiàn)在,它們圍在少女的脖間,向后拖伸出一縷無盡的淡紫長流:流動著定格的獰笑。
她站在高處,眼眶漸漸垂下去,可眺望到的景色幾乎令她暈倒——那是一處異常的空間,和這世界純白的底色截然不融,幾道錯綜的長廊如輻射一般自這空間的中心向外迸發(fā),直至遠方被光芒遺忘的地平線。
一場屬于污穢們的災(zāi)難曾席卷過這一片廢墟。少女可以遠遠地看到,建筑物上布滿的回憶胚體中,常會分生出極量似晶體外表的尖刺,在其周圍的墻壁上劃出數(shù)道猙獰的血痕,渲染上如夢一般光艷的絳紅色。
她還不夠清楚自己應(yīng)該去做的事。
收集這些碎片?或許她能夠在這聚集的過程中品出一絲韻味,以使得將其全部終結(jié)的那一日來得更快一些、更加彌足珍貴一些。
走進眼前這空間的她,依然在繼續(xù)執(zhí)行著自己的既定程序。她不允許腦中有太多能夠令思維自由活動的空缺。
雜亂的地表在回憶們的影響下,變得更加險惡起來。她抓起一枚與墻面融為一體的殘片,將它狠狠地扯了下去——隨著幾聲巨響,土黃色的煙塵從她的眼前飄過。
少女連忙用身旁的回憶長流卷起一陣強風(fēng),但就在那時,自那被她攥在手中殘片內(nèi)部,突然發(fā)散出了柔和的光彩。
“啊……”
她一驚,將那碎片拋向遠方。
她方才明顯地,在那段回憶中看到了一瞬的……
不,她想。大抵是錯覺,最好也只能是某種幻象……
這明明是片不毛之地……更多的,來自于斷垣殘壁之下的回憶在這一刻均被她吸引過來,雜亂地投映出令少女為之動搖的希望——
“不,請……”
又一次,她陷入沉默。
她應(yīng)該試一試……若是這世界當(dāng)真——她看向那些圍繞著自己的希望,焦急地試著去觸碰它們。
然而,僅是在剎那間,淋厲的現(xiàn)實就將她心中的芽尖扯去。
那些回憶們?yōu)樗粝铝艘粭l空無一物的路徑——不知這路徑的盡頭究竟為何物。她和屬于她的苦痛被夾在這些希望和美好之間,只配被光芒覆蓋、擊垮,隱沒。
……沉默里,她看到了結(jié)局。
——
2-5
在過去的某一刻,這世界定還未被惡意包裹。
在過去的某一刻,這一切絕對都曾更加令人神往。
少女遺忘了一切。
她認(rèn)為自己不應(yīng)如此下去——靠著若隱若現(xiàn)的轉(zhuǎn)折過活強撐。她需要拋棄自己的理性,順應(yīng)這個世界的愿望。
若這世界需要她付出犧牲,以為他人帶來光明……那也罷。
但少女堅信,不會有人成為那樣的幸運兒。
這荒誕的世界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這并非是一場整蠱,而是一場嚴(yán)肅的悲劇。
利用它可以塑造的一切,為在這里蘇醒的人們帶來無盡的折磨……在這里,存在著淚水,當(dāng)然也存在著歡笑——但它們不值得一提。
有條很簡單的規(guī)則。就像這世上存在光明,就一定也存在著陰影……沒錯,在這里的自己,宛如就是陰影的代表和化身。雖在光明之下我們會變得無影無蹤,但也總有光芒無法穿透的黑暗……
看看周圍,當(dāng)然還有你自己的命運。在不可違抗的命運之前,我們絕對不可能掌握住任何希望。
所以,去順從吧。去體會、去適應(yīng)吧。只有專注于我們眼前的痛苦,才能不令美好擾動自己的心靈。
……少女向前踏一步。
她的雜念還未能夠扭轉(zhuǎn)她的麻木。面對身旁純凈歡樂的浪潮之時,她已不再會為之動容。甚至,她需要自己停下空無的質(zhì)疑,嘗試去接納這個世界,和隱藏在這個世界深處的答案……
她有時會為自己的覺悟而感到自豪。
幾時的憤怒,會令她主動將自己的長流甩向兩側(cè),令那些有序的美好變得混亂無章——回憶的殘軀們有時會在她的身邊組為一頂諷刺的花環(huán),隨后墜落在苦難行過的路徑上,化為純黑的泡影。
或是僅僅為了取樂,或是根本不存在原因——她能夠感覺到,“自由”的體驗正在步步靠近自己。
可能,這世界就應(yīng)該是這個模樣吧……去考慮所謂的原因,實際上也幫不了自己的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