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樂披薩為啥在中國干不過必勝客?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在過往cue到披薩的文章評論區(qū),達美樂披薩永遠被各位粉絲瘋狂安利,堪稱寶藏披薩。
達美樂官方甚至還在豆瓣開了個征詢貼,統(tǒng)計哪些城市的小伙伴希望分店開過來。

盡管這是2020年開的貼,但3年間這個帖子一共收到了1200多條回復。
哪怕是在最近,也有網(wǎng)友在底下留言“怎么還沒開到我家樓下?”

由此可見,達美樂的口碑是相當好的,至少比隔壁必勝客要好幾個檔。
但是為什么必勝客開得到處都是,達美樂還有很多一二線城市沒覆蓋呢?
從達美樂公布的招股書看,2022年我國披薩市場占有率,必勝客以13.2%的絕對優(yōu)勢高居榜首,其次是尊寶披薩,最后才到達美樂。

別說必勝客了,達美樂連尊寶都沒干過,只能屈居國內(nèi)老三的位置。
要知道在全球范圍內(nèi),達美樂對必勝客那都可以說是“手拿把掐”。
截至2023年1月1日,達美樂在全球90多個市場擁有超過19800家門店,2022財年凈收入超過45億美元。
無論按營收還是門店數(shù)量計算,達美樂在披薩這塊都是全球第一,甚至不遜色于其他領域的巨頭。

為什么在國內(nèi),達美樂就是干不過必勝客呢?
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1960年開始說起。
1960年,湯姆·莫納根為了賺大學的學費,和哥哥在美國密歇根州盤下當?shù)匾患倚”人_店,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憑借著兄弟二人每周工作將近100小時的毅力,門店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

雖然中途遭遇過資金鏈危機、被加盟商起訴甚至一度瀕臨倒閉,但湯姆·莫納根都扛了過來。
為了對付當時的披薩巨頭必勝客,湯姆絞盡腦汁思考應對方案。

此時,他發(fā)現(xiàn)店里有將近80%的營業(yè)額都來自外賣,便萌生了將外賣作為發(fā)展重心的念頭。
經(jīng)過長達兩年的市場調研,1979年,達美樂正式提出了“30分鐘必達,否則免費”的口號,奠定了其往后60年的發(fā)展核心。

每個人都有惰性,誰都想自己點的外賣早日送達,既能早點吃上披薩,也能最大限度保證風味。
在80年代,能在30分鐘內(nèi)將外賣送達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放眼今天也并非所有餐廳都能做到這點。
30分鐘必達的外賣戰(zhàn)略,讓達美樂一步步朝著世界披薩巨頭進發(fā)。
1983年,達美樂開始全球擴張;2004年,達美樂正式在紐交所上市。

為了踐行“30分鐘必達”戰(zhàn)略,達美樂甚至化身為“黑科技”公司,用各種神奇發(fā)明來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
比如2012年,達美樂在英國就開始使用無人機配送。

去年十月,一款可以在車上烤披薩的“達美樂比薩專用快遞車”投入使用。
一邊開車一邊烤你的披薩,就問你迪奧不迪奧:

今年三月,達美樂還在新西蘭使用機器人送餐:

而中國作為一個大市場,達美樂一開始卻顯得“不夠重視”。
必勝客在1990年就開出首店,比達美樂早了七年。
而且,必勝客還憑借著“先發(fā)優(yōu)勢”,迅速占領了消費者們的心智,直到現(xiàn)在,依然有不少人,將“披薩”和“必勝客”畫上等號。

而達美樂此時在干嘛呢?它此時正在擺爛。
由于經(jīng)營權較為分散,達美樂中國前期的發(fā)展速度一直較為緩慢,各個分店各自為戰(zhàn),根本比不過“訓練有素”的必勝客。
直到2017年,達勢股份成為達美樂獨家特許經(jīng)營商,才讓達美樂開始在國內(nèi)飛速增長。
這也是為什么大家好像近幾年才聽說過達美樂,其實它已經(jīng)在國內(nèi)存在很久了。

起步比必勝客慢是一個原因,“30分鐘必達”戰(zhàn)略在國內(nèi)水土不服,則是另外一個原因。
因為這個戰(zhàn)略,達美樂除了招聘全職、兼職配送員之外,員工還要在必要時候化身為騎手擔負起送外賣的任務。

大量將資金投入到配送隊伍的建設上,就導致人力成本的水漲船高。
招股書顯示,人力成本是達美樂中國的主要成本之一。
2019年至2022年6月30日,門店的員工薪資分別是2.47億、3.16億、4.63億、2.18億和2.62億。
這個數(shù)字占總營收比的29.6%、28.6%、28.7%、28.4%和28.9%。

而其他的披薩品牌,早就把外賣業(yè)務外包給了外賣平臺,人力成本遠沒有達美樂那么夸張。
雖然達美樂的經(jīng)營狀況良好,但花出去的也多,這就讓它沒有辦法更多的盈利,甚至還會虧損。
是不是該說達美樂實誠過頭了呢?

最后一個原因,是特許經(jīng)營費用過高的問題。
達勢股份成為達美樂獨家特許經(jīng)營商后,還要持續(xù)給總部“輸血”。
達勢在國內(nèi)每開一家門店,都需要向總部支付一次特許經(jīng)營費。
除此之外,還有特許權使用費,即銷售額分成,以及軟件許可費和年度升級費用…

從上面的招股書數(shù)據(jù)上看,在門店經(jīng)營和維護開支這一項中,特許權費用就占據(jù)了近一半。
不客氣的說,達美樂總部這種吸血的方式,和內(nèi)鬼沒啥區(qū)別…
反觀百勝,雖然旗下的兒子只有肯德基一家能打,但它卻沒怎么壓榨過必勝客,反而屢屢用肯德基來反哺它,待遇可以說是差天共地。

這幾點原因,就構成了達美樂披薩如今的困境:
盡管味道不錯、盈利也豐厚,但是卻難以大范圍擴張,發(fā)展比較緩慢。
可是一個品牌為了保證顧客在30分鐘內(nèi)能吃上披薩而花多了錢,它又有什么大錯呢。
希望達美樂日后能多多擴張,讓更多的小伙伴能吃上好吃的披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