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來看,未來能比肩華五的只有三所高校,你知道是哪些嗎?
長遠來看,未來能比肩華五的只有三所高校,你知道是哪些嗎?

目前頂尖高校:清北華五人,是如何形成這一個格局的?清北在北京,虹吸全國所有資源,人大喝湯,華五都集中在華東(長三角),地理位置最好,同時發(fā)展最早,基礎(chǔ)底子最好,以上8所可視為developed。
剩下的所有高校都是developing,有哪幾所可以達到developed的水平?華南的中大,西部的川大,中部的武大,這三所可能性最大。

分地區(qū)來看,全國可分為四個部分:1.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qū),2.華東,3.中部,4.西部,5.華南。
非北京的北方高校,基本都有上位替代或者被上位替代的趨勢,獨特性不強。如:上交替代西交,北理北航替代哈工大、西工大等等,而北京的高校資源優(yōu)先供應(yīng)清北。北京地區(qū)只有清北是綜合性大學,其他皆可視作行業(yè)性院校。華東地區(qū)
基本被華五占領(lǐng),剩下的同濟、華師、東南也都偏科,基本很難向上挑戰(zhàn)。

那么只剩下3.中部 4.西部 5.華南這三個地區(qū)有待開發(fā)。首先脫穎而出的一定是最有底蘊的綜合性大學,更為合理,先出一個有代表性的,再帶動該地區(qū)其他高校發(fā)展。
3.中部,武大華科二選一,大多數(shù)人應(yīng)該還是傾向武大。4.西部,川大一家獨大。5.華南,必須是本土高校,而不是外地分校。隨著港澳重要性下降,考慮廣州對華南地區(qū)的向心力,中大更有優(yōu)勢。
這次的學科評估也能看出來,這三個學校雖然頂尖學科少,但是A類特別多,基本盤在那里,有后勁。巨無霸是一個原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巨無霸A類都多。

不是說工科不重要,而是綜合性大學更先入為主地符合人們對名校的印象,名氣上往往是先出一個綜合性名校,之后再出一個工科名校,如復旦上交,武大華科,川大電科,等等。
未來隨著中國國力越來越增長,綜合性大學的地位會只增不減。大家可以想想自己說得出口的國外名校,看看這里面是不是綜合性大學比工科學校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