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部分》4.12 社會的基本矛盾
【本文轉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習參考】
12、社會的基本矛盾
?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兩大基本矛盾貫串于政治、經濟、思想等各個社會領域一切其它矛盾之中。社會上新事物和舊事物的矛盾和斗爭,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都受這兩大基本矛盾的規(guī)定和影響。這兩大基本矛盾又貫串于整個人類社會的始終,推動社會新陳代謝,使社會形態(tài)從低級向高級轉化。正是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和發(fā)展,決定著社會發(fā)展的總過程和總趨勢,決定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死亡和共產主義的必然勝利。
?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同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是密切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生產方式發(fā)展和變革的根本動力。生產力的變化和發(fā)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化和發(fā)展。生產關系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它產生并制約著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的變化,遲早會引起上層建筑的變革。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又反作用于生產力。社會革命就是由于社會的兩大基本矛盾及其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正如恩格斯所說:歷史的“整個偉大的發(fā)展過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進行的”。[1]
? 在剝削階級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表現(xiàn)為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統(tǒng)治階級和被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劇烈的階級斗爭,表現(xiàn)為劇烈的對抗和沖突。在新舊社會交替的時代,社會基本矛盾特別尖銳,是天下大亂的根源。這些矛盾不可能靠舊制度本身來解決,而只有先進階級通過暴力革命,才能夠加以解決?!?strong>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2]但這些矛盾同舊社會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strong>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我們的社會向前發(fā)展?!?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3][-]用“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來偷換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一伙鼓吹[-]以后的主要任務是發(fā)展生產,這也是唯生產力論在新形勢下的翻版。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抹殺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抹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反對黨的基本路線,為復辟資本主義制造理論根據。
? 社會基本矛盾的發(fā)展必然導致私有制和階級的消滅,但社會基本矛盾本身決不會消失。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階級消滅了,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仍然是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反映這些矛盾的正確和錯誤、先進和落后的矛盾仍然會存在。沒有矛盾,沒有斗爭的社會,是永遠不會出現(xiàn)的。
注: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487頁。
[2]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3]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