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孝子方思明——“父為子綱”的犧牲品

他是綠蘿口中的“美人哥哥”。
他是冷傲的。
他又是孤獨的。
他也是無奈的。
他是萬圣閣少主,方思明。

他是天使。
是帶著傷痕落入凡間的天使。
他默默地幫助施茵,無私的救濟湛湖(二丫),他幫助綠蘿化解摩云村,壺口村的爭端。
可有時,他不得不變成魔鬼。
皆因,他越不過去的高山,趟不過的大海,無法割舍的存在……
他常常把一句口頭禪掛在嘴邊:
“執(zhí)迷不悟,愚蠢之至?!?/p>
而這句話,更像是一句酸楚的自嘲。
他責(zé)罵葉盛蘭:
“什么家人?什么愛人?你耽于這些情愛,永遠(yuǎn)難成大事。”
因為有人曾經(jīng)對他這么說過。
許多年前。
一位吳姓男子的妻子難產(chǎn)。
這個叫吳老三的男人,不關(guān)心妻子的痛苦,不在乎妻子的生死,只關(guān)心自己的兒子能不能生下來。

孩子生了下來。
可一個沖擊事實擺在吳老三的面前。
這個孩子,是天閹——天生沒有性功能。
最終,吳老三對“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低頭了。
他的兒子,成了他眼中的怪物。
不久,中原大旱。
吳老三脅迫妻子“易子而食”。
一位“竹先生”出現(xiàn)在這孩子的生命中,成了這孩子一生的轉(zhuǎn)捩點。
從此這孩子有了一個新的名字:
方思明。
方思明生病的時侯,“父親”不眠不休的照顧他,他感覺到了連生父都不曾給予過的溫暖。為了保護(hù)他,“父親”甚至對嘲諷他生理缺陷的人痛下殺手……
可這位“父親”,竟是一個野心家。
他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就連他的“兒子”方思明,也逐漸淪為他的一顆棋子。
他要方思明像余則成那樣,潛伏在少林,武當(dāng),甚至云夢……等各大門派。
他要方思明學(xué)習(xí)模仿女人,為日后打入云夢,暗香內(nèi)部作準(zhǔn)備。
他甚至為此請來了女先生和花魁。
幼小的方思明本能地表達(dá)出了委屈,抗拒。
可是他不得不接受了。
他甚至說服自己:自己不接受是因為不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
因為……
董仲舒說: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

(?????_?????)
因為,
朱熹說:
“存天理(倫理道德),滅人欲……”

(╥_╥)
因為,
《弟子規(guī)》說:
“入則孝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zé),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jǐn)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

因為,古有“臥冰求鯉”,“鹿乳奉親”……

所以,如今要方思明“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jǐn)為去”的時侯,方思明沒有選擇,也不敢有別的選擇。
如果不聽話,無私的父愛就會消失,化為嚴(yán)厲,無情……
他已經(jīng)嘗過一次失去父親的癰苦。



他實在不能再承受一次了!
他傷不起!
若再失去一次,他將會在漂泊,冷漠與傷害中度過余生……
他唯有死死地抓住這最后的稻草。
他也從此失去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