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角弓制作06--胎、稍的制作三
上面我們說到了給稍子和胎的粘合面打毛糙、刮槽。
下圖即是處理好的胎和稍子。


每一張?zhí)サ淖笥液蜕宰拥淖笥曳謩e標清楚,免得混淆。哪怕是只做一張,也要 標記好,難免會左右并不完全一致。
做完標記以后,開始在胎和稍的粘合面刷稀膠水,干燥以后再刷,如此循環(huán),反復刷幾次,讓粘合面帶一點膠層的意思。這個過程一般在干燥的天氣下也要兩三天以上。
粘合之前,在竹胎的V尖前兩三公分左右,緊纏一些輪胎線之類的,一定纏緊,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將來插接時用力不當而導致胎的開裂。
(我這兩年在嘗試另外一個方法,但是這個方法尚未經(jīng)過時間驗證,未避免爭議,我并沒有拍圖。
? ? ? ?在這里仍提供的是常規(guī)的粘合方法。敬請諒解?。?br/>

這是一個線性激光器,某寶十幾塊錢的東西。粘合胎稍的時候用它來校準。


這里說明下:
第一。激光器要放正,讓它發(fā)出來的線正好垂直于地面,我是以上圖中的地磚縫隙為基準的,而激光器放在臺子上,和這條線也正好垂直。
第二。胎在夾上臺鉗的時候盡量是平行于地面的,這樣才能保證粘合以后整個胎面在一個面上。
稍子和竹胎的V插上都刷些濃膠,先插接 一端,然后迅速的將整個插接面用麻繩纏繞捆綁起來,電吹風或者熱風機都可以,開到最大,溫化插接面的膠層并在激光下調整插接的歪扭。如果調整得差不多了,而膠也開始凝固了,夾上一兩個A夾,起到固定和加強的作用。
等一側調整完,膠水完全凝固,也固定好了以后再換另外一側同樣的方法插接上去。


上圖是我插接完后的弓胎。

插接結束以后,大約需要一周左右的干燥時間,當然了,這個看地域,江漢平原地區(qū),在炎熱的夏季,連續(xù)高溫天晴的情況下,我是一周左右開始進行下一步。
這一步是去除多余的插接稍子部分。如上圖,是處理好以后的。用大銼或者其他方式都是可以的。

磨平以后,對照想要做的弓,或者預想的弧度看看,看看稍子的外弧是否是你想要的弧度。如果不是,畫好線磨出你想要的弧度出來。

這是磨好以后的。實際上你也不需要太過去追求一模一樣,原因是貼角以后還是需要進一步調整的。

這張弓胎的脊稍部分外弧我很不喜歡,上圖是進行了大改以后的。

同樣是以劃線的方法來確定兩側是否對稱。
這個對稱很重要,如果等到修理胎角的時候再處理,往往就遲了。

清理完畢后的稍子背側就是這樣子的。

接下來就是預彎弓胎。
對于竹胎,無論預彎脊稍部分還是整個弓胎,我都喜歡抹點冷水在竹胎上,水烤干,再烤到竹胎“出汗”基本上也就可以了。注意,不要離火太近,慢慢烤,不著急。
弓胎的預彎我沒有采取模具的方式,而是直接腳踩,拉兩端,方便快捷,但是注意盡量每一段都彎折到,并且盡量對稱。然后再兩稍子上掛上繩子,拉緊,冷卻。

冷卻以后,開始處理弓胎的竹青面。
大部分朋友的竹胎的凹凸粘的,實際上凹凸粘的胎面比較好處理。
第一步,先銼平竹節(jié)。然后再用白鋼條刮去所有的竹青,可以嘗試稍微刮多一點。最后再用刮刀或者鋼鋸條給竹青面刮出淺槽或者打毛。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用哪種方法,都盡量給竹青面處理平整,過渡自然,避免高低凹凸不平。

再次配角。
給先前磨好的角片在胎上比劃下,看到該怎么安排。如果時間上已經(jīng)連續(xù)上去了,則可以按照設計取好你需要的角片長度了。或者也可以將角片用夾子固定在胎上比劃,然后劃線裁切。

上面就是我大致處理完的弓胎。
PS:如上圖,近期做的五張弓胎有兩張的脊稍部分弧度我并不滿意,所以這兩天打算重新做兩張出來,而且目前的天氣仍不到用膠的時候,故而下次更新恐怕已經(jīng)是粘胎角的時候了。如果有同步制作的朋友,尤其是北方的朋友,可以給胎角的粘合面預刷膠了,方法同稍子插接。注意:不要預刷太多,基本上縫隙填滿,有一層薄薄的膠層就行了。
? ? ? ?另外,因為一直是一個人在邊做邊拍圖,有時候就給搞忘記了拍圖這件事了,所以只有用文字來補充。同時,這個系列屬于臨時起意所為,所以有些顯得潦草,但的確我一個人實在沒辦法搞的詳盡,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請加我們微信群或者QQ群再詳細解答。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