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拜舅舅
初一拜完年,初二就進(jìn)入走親戚拜年模式。初二拜舅舅,初三(初六、初九)拜丈人,然后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姐夫、連襟……。

平時都忙,現(xiàn)在趁著新年正月,走動走動,探望探望長輩,看看身體、精神狀態(tài);坐在一起,喝喝酒,拉拉家常,聯(lián)絡(luò)聯(lián)絡(luò)感情,農(nóng)村還是非常注重親情的。
小時候走親戚里,一個舅舅家,表兄弟能湊一起;再一個就是到姑姑家,堂兄弟能湊一起。能說上話,不拘束,熱鬧。

那時候跟著父母步行,走山路到舅舅家拜年。舅媽走得早,舅舅一個人張羅著四個孩子。頭幾年,舅舅會給我們每個人一毛,二毛,五毛的壓歲錢;后來生活好了,會給一塊錢,兩塊錢。小鞭每年都有,或者一個人幾個,或者兩個人分一掛。并囑托,好好念書,放鞭的時候離草垛遠(yuǎn)一些,晌天別忘了回來吃飯。這一點(diǎn),父親平日經(jīng)常對我們說,大舅拿你們這些外甥是真好!你們長大別忘了大舅的好。
我們一般都在門口玩。放完鞭炮,趕緊到南屋炕上占地方,晚了沒地方坐。
大舅家兩間房,還有兩間南屋。
吃飯的時候,姨夫們在北房炕上坐一座,我們這十二個表兄弟在南屋炕上坐一座,炕上坐九個,很擁擠;地上站三個歲數(shù)小的,其中一個還要負(fù)責(zé)端菜。有時,母親或者姨會把菜送過來,看看這幫孩子有沒有打架。母親、姨和大舅家的嫂子、姐姐,在廚房忙著做菜,等忙活完,在廚房按個桌子,隨便吃點(diǎn)。
那時候,大人都忙著說話喝酒,我們這幫孩子忙著吃菜,往往小弟兄剛把菜端回來,好吃的菜就被我們這些大的都吃干凈了。小弟兄氣滿臉通紅,嘟著嘴不說話,卻沒有辦法;我們則哈哈地笑著。可是再端菜,卻長了個心眼,端魚時,把魚尾巴折開,邊走邊吃。等到上桌了,就剩下魚頭!這下倒是我們這些大的只能瞪著眼了……!這些事到現(xiàn)在,表兄弟湊一起喝酒時還能提起,滿滿的記憶,幸福的兒時!
大舅喝了酒,會到我們這兒看一看,告訴我們別打架,菜不夠吃,讓做菜的再做些。這時候大姨會跟著過來問我們:大舅好不好?我們都大聲說:好!長大了怎么報答大舅?買好東西給大舅!大舅會很高興地笑著,說:好生念書,別忘了老家就行了。然后慈祥地看著我們,笑呵呵地回去喝酒去了。
十二個外甥一直是大舅的驕傲。特別是吃完飯,大舅送我們走的時候,一大幫人。鄰居看到常常會說:送客啊,老王?大舅會得意地說:送客,送客。老王真有福,看看這幫外甥,個個都有出息!那是,那是……。舅舅喝高了的臉上,更加的神采飛揚(yáng),呵呵地笑著。
大姨也常常跟姊妹說,要是這些外甥結(jié)了婚,初二帶著媳婦一起來看舅舅,那多好??!那可是真給大舅家長臉了!
可惜,大舅沒有等到那一天!還在我讀初中時,大舅因病永遠(yuǎn)離開我們!

雖然舅舅家的大哥,仍然每年初二招待我們,可是我們總覺得少了點(diǎn)什么。
后來,表兄弟們都成家立業(yè)了,每到初二這天,只有我們這些在家務(wù)農(nóng)的能湊到一起,偶爾有幾個在城里的能回來。
曾經(jīng),我們商議在第二年,所有的表兄弟初二再湊一起,聚聚??上В恢睕]有實(shí)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