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女學生被老師逼到人性扭曲!模范生被逼親手弒母!殘酷的韓國高考

2022-11-14 16:09 作者:腦洞烏托邦  | 我要投稿


一所高中里的5名50多歲男教師,長期性騷擾女學生和女教師,

經舉報后事情敗露,一時之間舉國震驚。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

被騷擾的女學生們竟然都希望這幾名衣冠禽獸能夠被釋放盡快回來上課,

甚至為此還發(fā)起了聯(lián)合簽名請愿活動。這魔幻的一幕并不是什么狗血韓劇里的劇情,

而是2015年發(fā)生韓國一所公立高中里的真實事件。


事發(fā)后,受害者女學生們甚至開始互相猜忌,究竟誰是舉報者。

不為別的,只是因為這5名禽獸里,有一位是高考名師。

女學生們都說這么長時間我都忍過來了,現(xiàn)在正處在高三的關鍵時期,

沒有老師,讓我們怎么參加高考。沒有老師,連入學文書都寫不了。

如果說這5名畜生玷污的是女學生們的清白,

那么韓國畸形的教育體制強奸的就是女學生們的思想。

一個月前我曾經做過一期視頻來抨擊中國教育的內卷,

當時我老公就說,他們韓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心想,有那么夸張嗎?

我好歹也是接受河南高考洗禮的人,可是見過大場面的。

但是在后來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才漸漸意識到,是我冒昧了。

韓國教育部數(shù)據顯示,2020年韓國自殺的小學和初高中生人數(shù)達到了147名,

每10萬名學生中,就有2.75人自殺,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這還不包括那些自殺未遂的。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韓國高考。

凌晨兩點的韓國,大多數(shù)人都已沉沉睡去。

網絡世界里,大家該吃雞的吃雞,該聊天的聊天。

但在滿屏喧囂中,還存在著一個安靜而特別的群體:直播學習的韓國考生。

允葉媛就是蹲守直播的觀眾之一,也是一名考生。

每次深夜苦讀時,葉媛總會先打開手機里的直播,

她說,只有親眼看到別人的努力才能刺激到自己。

韓國EBS電視臺拍過一部關于高考的紀錄片,名為《學習的背叛》。

允葉媛就是紀錄片第一集中的主人公之一。

16歲的她,生活中沒有漫畫書,沒有追星或者八卦,

只有閉著眼也能默寫的下來的教科書。

葉媛生活在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紀錄片拍攝時,她是當?shù)匾凰又袑W的初三學生。

還有幾個就要參加初中升高中入學考試了,她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即使初中三年每一次考試都是全校第一,但這仍然不能讓她安心。

她說,益山就是個小城市,說它是個“村”都不為過。

她毫不客氣的把自己形容為“井底之蛙”,真正的競爭者在外面那些大城市里。

據統(tǒng)計,韓國每100名高中生里,有8名在小學就學完了高中的所有課程。

在葉媛眼中,這些競爭者就像怪物一樣,跟他們相比,她的起步已經晚了。

每天凌晨2點睡覺對葉媛來說都是一種奢望。這一段時間,她每天的睡眠還不足三小時。

韓國學生中有句俗話叫“四當五落”,而如今這句話正在向“三當四落”逼近。

意思是一天睡三個小時的考生才有機會金榜題名,睡四個小時很有可能會落榜。

日復一日的拼命學習,讓葉媛的右手磨掉了一層又一層皮,愈合后長滿了老繭。

每一天的學習計劃,排的滿滿當當,吃飯、睡覺、甚至上廁所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

今天的任務沒完成就可能會影響接下來好幾天的計劃。

每逢考試前夕,葉媛都會因為用手過度,導致手指疼的握不住筆。

這時,她就會用橡皮筋把筆捆在手上,依靠手腕的力氣來寫字。

葉媛給自己設立的目標是首爾私立高中,她的夢想是考上醫(yī)科大學,成為一名醫(yī)生。

為了實現(xiàn)夢想她必須要進入醫(yī)科大學升學率最高的私校。韓國的高中分為普通高中、

私立高中和著重培養(yǎng)某方面人才的特殊目的高中,簡稱特目高中。

特目高中又以外國語特目高中、科學特目高中、藝術特目高中和體育特目高中為代表。

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私立高中的平均英語和數(shù)學分數(shù)分別比普通高中要高22.3分和22.1分。

特目高中的英語和數(shù)學分數(shù)則比普通高中高了足足42.3和39.6分。

私立高中和特目高中的名校入學率更是壓倒性的,比普通高中高出了足足10倍。

這樣的分數(shù)差距在高考中將決定很多人的命運。

因此進入一所好的高中就成了進入名校的第一步。

這就像是一場層層闖關的單機游戲,只要有一關輸了,那就全局Game Over了。

一般要進入好的私立高,除了筆試,還會有面試。

面試當天,葉媛在家人面前盡量表現(xiàn)的泰然自若,但只有她知道,

考不上發(fā)愁,考上了也發(fā)愁。私立高中一年的學費至少要1000萬韓元,約合6萬人民幣,

這對于葉媛家這樣的普通工薪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最終,葉媛還是如愿以償考上了首爾的私立高中。

但還沒來得及慶祝,現(xiàn)實就給了她重重的一擊。

初中總是全校第一的她,進入高中后,收到的第一張成績單慘不忍睹,

全年級359人,她排名313,妥妥的中下游。

葉媛曾經的預感是對的,她真正的競爭對手都是一群來自大城市“怪物”。

和大部分中國考生一樣,韓國高中生三年苦讀的盡頭也是一場讓所有學生聞風喪膽的考試,

全稱“大學修學能力考試”,簡稱“修能考試”,也就是韓國版的高考。一般于每年11月舉行。

在中國,每年高考期間,你總會看到幾篇熟悉的新聞,

什么《某某學生考試遲到,交警火線護送奔赴考場》。

殊不知,這些都是韓國家長們多年前玩剩下的。

韓國高考當天,整個國家都會停下來,為考生們讓路和服務。

所有的國家機構、大型企業(yè)甚至是股市開盤都要延遲一個小時,以免形成道路堵塞。

消防隊和警方摩托在大街小巷隨時待命,

考生遇到任何情況都可以隨時打電話報警,巡邏車會立刻趕到。

為了配合英語聽力,所有飛機起飛和降落都將暫停25分鐘,

穿過領空的飛機必須保證飛行高度在3000米以上。

韓國特有的前后輩文化和“應援文化”(????)讓大批學弟學妹們簇擁在考場前

拉出橫幅聲援,甚至會行下跪大禮。韓國的父母們更是會為孩子求神拜佛,

高考當天佛寺常常會出現(xiàn)“現(xiàn)象級”的人滿為患。

甚至有些父母是孩子們考多久,他們就跪多久。

同樣面臨高考,如果說咱們超級中學的學生們抱怨壓力大,

建議老師可以給他們放一下《學習的背判》這部韓國高考紀錄片,

應該可以起到減壓的效果。

韓國高考從早上八點持續(xù)到下午五,一天之內考完五科。

與中國高考最大的不同是,韓國高考大部分都是客觀題,也就是選擇題,

也沒有我們所熟悉的國文作文與英語作文。但想要完成這些題目也絕非易事。

英文試卷閱讀量極大,數(shù)學試卷會涉及微積分、矩陣等大學的知識點。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社會探究(????)和科學探究(????)科目,

相當于我們的文綜和理綜。這類科目就像是知識大雜燴,

一道題目就可能涉及生活倫理、地理、政治、經濟、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等各種知識點。

簡單來說就是題目上的每個字你都認識,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韓國綜藝《無限挑戰(zhàn)》以高考為主題的一期,就有藝人被考試題目繞得云里霧里,

不禁感慨說:韓國政府,你這么折磨大家什么呢?

殊不知折磨考生的不僅僅是政府,更是躲在高考背后的,殘酷的社會機制。

騰飛的代價

朝鮮半島有一位不分南北都十分崇敬的傳奇人物,他就是韓國國父,

有“朝鮮半島的孫中山”之稱的金九先生。

1895年倭寇入侵,金九遠走中國,他在重慶時,寫下了一句話:弘益人間,梨花世界。

這句話后來一度被韓國政府奉為教育宣言,原話出自朝鮮的創(chuàng)世神話的,

意思是“開啟民智,普惠民眾”。

二戰(zhàn)后的韓國只有14%的人受過正規(guī)的教育,文盲高達53%。

日本戰(zhàn)敗后更是帶走了3萬多名教師。韓國教育界宛如滅霸的響指,

一夜間之間失去了大部分的師資力量。

1948年,南韓開國總統(tǒng)李承晚在美國的支持下上臺,于8月15日宣布成立大韓民國。

李承晚咬緊牙關下令:不惜一切代價,發(fā)展教育!韓國,需要搏一個未來。

60年代,樸正熙發(fā)動軍變上臺,成為了韓國第三任總統(tǒng)。

但擺在他面前的還是一個,初中入讀率僅僅為30%的、積貧積弱的農業(yè)國。

再加上韓國當時的生育率一度高達6點多。

也就是說,每個婦女在育齡期間平均會生6個以上的孩子。

樸正熙知道,工業(yè)化是韓國的必走之路,但低下的國民素質卻成了最大的攔路虎。

于是他大刀闊斧實施了一系列政策,來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

首先就是取消了小學升初中考試。這么做大大提高了初中生的數(shù)量,

以及國民的平均教育水平。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高中教育資源還是稀缺。

這就意味著將有大量的初中生上不了高中。

此時,樸正熙又引入了另外一項政策。初中升入高中采取“考試+搖號”的方法。

被淘汰的初中生將進入職業(yè)技術教育體系,就相當于中國的職高。

樸正熙時代,韓國經濟快速發(fā)展,正處于工業(yè)化浪潮中,急需技術工人。

這一番操作既分流了更多的學生去做技工,又維持了表面的公平,

控制了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一舉多得。

就這樣,70年代,韓國小學初中高中入學率分別達到99%、75%和54%,

國家基本實現(xiàn)了教育現(xiàn)代化,國民素質的提高成為了“漢江奇跡”的助力。

但樸正熙一直都是一位毀譽參半的人物。

他一面帶領韓國一舉躋身亞洲四小龍,一面又維持著殘酷的獨裁統(tǒng)治,鎮(zhèn)壓異見者。

經濟迅速騰飛的同時,禍根也悄悄埋下,就比說只手遮天的財閥,

還有越走越歪的教育考試制度。


樸正熙時代,政府為了彌補公辦教育力量的不足,大力發(fā)展私人教育。

后來,民眾也逐漸發(fā)現(xiàn)收入與教育程度是成正比的,

大學生的月薪可以達到普通工人的兩倍。

讓孩子考上大學就成了所有家長極力追求的目標。富人對教育的投入不遺余力。

平民無法改變自身的命運,將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砸鍋賣鐵也要傾盡全力培養(yǎng)孩子。

逐利的資本自然就盤旋在了課外輔導、高等教育等高利潤領域。

到了1980年,韓國小學、初中、高中生的總數(shù)為980萬左右,

其中接受過課外輔導的就達到150多萬,

全國課外輔導總消費額估算為3300億韓元,約合17億人民幣,要知道那可以80年代初啊。

韓國那么喜歡申遺,要我說單論輔導班的歷史,韓國絕對可以去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此巨大的花費讓無數(shù)家庭感到筋疲力盡,

那些沒有足夠財力的底層家庭更是對這種現(xiàn)象表示極為不滿,民怨聲越來越大。

于是,1980年7月,全斗煥政府在“教育公平”和“起跑線對等”的口號下,

頒布了“7.30 教育改革令”。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

第一大學擴招,第二嚴禁課外輔導。這兩條政策有沒有聽起來很熟悉呢?

為此韓國政府成立了專門的“課外培訓稽查隊”,對輔導班的打擊力度堪比黃賭毒。

教育培訓機構迎來滅頂之災,可是高等教育資源依然稀缺,階級固化依然越來越嚴重,

那么市場需求就不可能消失。于是,家長們發(fā)揮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了各種新型補課方式。

有人以聘請家政保姆的名義,聘請高學歷人才,來家里“打掃衛(wèi)生”。

更有家長直接開車接上孩子和老師,然后到處溜達,讓老師在車上給孩子上課。

課外輔導老師因為要規(guī)避風險,補課費用自然水漲船高。

即使是這樣,很多好的老師依然非常搶手,很難約到。

久而久之,這種課外輔導禁止措施早已名存實亡。最終,2000年,在金大中總統(tǒng)執(zhí)政期間,

韓國最高法院宣布“禁止補習侵犯了兒童的受教育權”,違反了憲法,應予以取消。

就這樣,730教改打壓課外輔導的政策成為了歷史,

此后,韓國的教育培訓機構呈現(xiàn)報復性增長,這種現(xiàn)象一直延續(xù)至今。

2020年3月,新冠病毒正在全球瘋狂傳播時,韓國仍有70%以上的補習班正常營業(yè)。

結果就是,很快,首爾、釜山、光州等地很快就爆出了補習班學生連鎖感染事件。

但是僅靠課外補習還不足以造成如今韓國高考的格局,

90年代末制定的《韓國英才教育振興法》,才真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素質教育的凌遲

伴隨著義務教育完成普及,平準化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了。

90年代中后期,素質教育思潮逐漸抬頭,

政府啟動了一項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和創(chuàng)造性為原則的英才化改革。

“素質教育”,是不是聽起來又很熟悉?1999年,韓國通過《英才教育振興法》,

該法案在2002年后開始正式實施。法案擴大了大學在高考中自主招生的權力。

為了避免唯分數(shù)論的情況,將體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生活記錄簿”納入了考核范圍,

這才奠定了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的韓國各大高校的招生機制。

目前韓國的大學錄取主要考核三方面的綜合成績。

包括修能考試,也就是高考成績、高中校內審核考試、以及面試。

高中校內審核考試包括高中各階段的考試成績,占比也很高,

每一次校內考核都可能影響到最終的大學錄取,

所以對于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高中三年的每一次考試都不敢松懈。

“生活記錄簿”是面試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重要。

它詳細記錄了學生高中在校期間的考試成績、出勤狀況、課外閱讀、

獲獎經歷、社會實踐等等。

一般在高三前,學生們會盡最大可能的打磨一本漂亮的“生活記錄簿”,

因為進入高三后,將為準備高考爭分奪秒。

我在超級中學的那期視頻中,曾經說過,只要單一的高考評價模式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超級中學就依然會在各地繼續(xù)蔓延。這里跟大家道歉了,對不起,是我太天真了,

韓國現(xiàn)身說法,給出了一個反面教材,證明了如何把素質教育這條路一直走到黑。

“彪悍”的思密達把難以衡量的素質教育的各種指標直接量化,塞進了殘酷的高考競爭當中。

美其名曰是為了避免一考定生死,但實際上是把砍頭變成了凌遲。

“生活記錄簿”成為了一場家庭背景、父母財力、教學資源的大比拼,

也催生了一個高薪職業(yè)“高考協(xié)調員”。

他們負責管理規(guī)劃所有與入學相關的事宜,包括孩子的成績、心態(tài)、長期戰(zhàn)略等等。

韓劇《天空之城》中,首爾金牌協(xié)調員金珠英設計的生活記錄簿,價值數(shù)十億。

其中不僅有詳細嚴謹?shù)膫淇贾改?,還有如何當選學生會主席的絕世秘籍,

號稱能100%將學生送入首爾大學。

現(xiàn)實雖然沒有這么夸張,但很多高收入家庭都會聘請“高考協(xié)調員”助陣。

高考協(xié)調員的薪資每個月700~800萬韓幣不在話下,甚至超過1000萬韓幣的也比比皆是。

他們深諳各高校招生的套路,在幫助學生提高成績之余,還會安排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

《學習的背叛》紀錄片中,一位私立高中的學生光是參加比賽拿到的獎項就有61項,

而普通家庭的孩子“生活記錄簿”可能就只有寥寥的幾頁紙。

對于韓國學生來說,考大學,不僅僅是在高考那天奔赴考場那么簡單。

參加哪種招生、去哪些學校面試、準備哪些材料,都是需要細細斟酌的。

就像你手里拿著一副撲克牌,牌面的大小固然重要,但如何出牌也是關鍵。

靠學生自己去整理各大高校面試的側重點、所需要的資料,

并不是說完全做不到,只是極其困難。

但是對于一些掌握“情報”的上流家庭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

就好比,有錢人從北京到上海是坐高鐵,你只能騎自行車。

馬達都不一樣,速度能一樣嗎?現(xiàn)實世界的龜兔賽跑里,兔子是不會偷懶的。

在這樣一場信息不對稱的牌局里,有一個著名群體,叫做“江南媽媽”。

媽媽們在小圈子里交換各大高校的招生情報、分享值得信賴的私教老師。

如果哪位媽媽把信息泄露出去,將會毫不留情地被驅逐出群。

不僅僅是打磨完美的“生活記錄簿”,家庭收入與修能考試的成績也是直接掛鉤的。

根據京畿道教育廳2015年公布的數(shù)據,

來自于家庭收入581萬韓幣(合3萬5000人民幣)以上的孩子,

高考成績要比來自家庭收入125萬韓幣(7600人民幣)以下的孩子高43.42分。

韓國高校的錄取不單單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比拼,更是家庭、階層之間的競爭。

這樣的教育制度已經不再是建設祖國、造福社會的助力了,

只為鞏固自身家庭利益、獲取地位、跨越階層、解決就業(yè)而存在。

那么在這種制度下勝出的人才,真的不會變得越來越自私和冷漠嗎?

韓劇天空之城中,有個經典設問,

說:“只要能把孩子送入好大學,就算最終落得親子關系破裂,

甚至家破人亡,你也愿意嗎?”

現(xiàn)實生活中,相信有不少家長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里跟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我之前在韓國上學的時候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中文家教。

這天中介跟我說,有一份工作是教一個8歲的小女孩學中文。

對方家境很好,給的薪資也很高。我屁顛屁顛的去了。

一次上課是2個小時,小女孩非常的乖巧的。

后來上課過程中,我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個才剛剛8歲的小女孩,

中文已經說的非常流利了,不僅如此還精通日語和英語。

但讓我如坐針氈的是,整個上課的過程,小女孩的媽媽都坐在一邊的沙發(fā)上注視著我們。

在上課快一個小時的時候,小女孩用渴望的眼神問我,老師我能不能休息一會兒。

一般2個小時的課程我都會安排1次15分鐘的休息時間,尤其對于小孩子來說,

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長是非常有限的。

我剛要說好,便感受到了來自沙發(fā)那邊小女孩媽媽的冷峻目光。

沒辦法硬著頭皮上完了2個小時的課。

小女孩的媽媽說,過兩天要讓孩子去參加HSK5級的考試。

這孩子才剛剛8歲啊。臨出門時,小女孩跟我鞠躬道別說,老師下次見。

可是我一出門就跟中介發(fā)信息說,對不起,這份工作我可能無法勝任。

還有2011年,在韓國曾經發(fā)生過一起轟動一時的案件。

2011年11月,家住首爾的小池被警察帶走了。

直到那時鄰居們都不敢相信,平時懂事聽話、成績優(yōu)異的小池會親手殺死自己的母親。

那年三月,小池在70萬人參加的全國??贾信琶?000。

按理說這已經是一個相當與不錯的成績了,可小池知道這并不能讓母親滿意。

小池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希望他能考取名校。

為了不辜負母親的期望,小池篡改了成績,謊稱自己拿到了62名。

被發(fā)現(xiàn)后迎來了一頓毒打。徹底崩潰的小池走進廚房拿起了菜刀。

8個月后,直到常年在外的父親,一直聯(lián)系不上他,來到了他和母親的住處,

才發(fā)現(xiàn)他已經與死去的母親共處一室長達8個月了。 人間慘劇,莫過如此。
可是即使孩子們像無數(shù)家長所期待的那樣,考上了名校,就真的能開啟人生的新篇章了嗎?

殘酷的現(xiàn)實

紀錄片《學習的背叛》第三集中,有一位主人公叫大軒,

他畢業(yè)于光州的一所普通高中,卻考上了韓國三大名校之一的延世大學。

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與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一起被稱為韓國S.K.Y大學,撐起了韓國大學的一片天。

小地方的普通高中出了個名門大學生,大軒成為了整個家族,甚至是學校的榮耀。

可讓大軒沒有想到的是,進入大學才是他噩夢的開始,碩大的校園里,

沒有一個同學是出身于他所就讀的高中。

每年的愚人節(jié),大學生們都會穿上自己高中的校服,在人群中識別自己曾經的校友。

不用說話,根據你穿的校服,別人看待你的眼光就會隨之不同。

出身于特目高中和私立高中的同學們會自豪的聚在一起,

不僅僅是因為有關于母校的共同回憶,

更是因為他們家里都有著過硬的社會資源和經濟實力。

而來自于普通高中的學生們自然就落在了鄙視鏈的最低端。

大軒被徹底孤立了。和他處境相同的還有韓滿吉。

韓滿吉來自偏遠地區(qū)的一個小漁村,

通過特困生“機會均等”扶持政策進入了韓國西江大學,也就是前總統(tǒng)樸槿惠的母校。

令人無語的是韓國高校會安排這些特困學生定期開會,這就相當于把他們的身份公之于眾。

后來再一次聚會上,一位韓滿吉自認為和他關系還不錯的朋友竟然跟他說,

你一個小漁村來的,怎么還那么多話呢?韓滿吉這才意識到原來大家都是這么想的。

有人說,不管是哪所高中畢業(yè)的,進了名校就好好學習,等畢了業(yè)一切都會順風順水的。

可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

那些即將離開校園的準畢業(yè)生們,才是夾在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最痛苦的人。

就拿滿吉來說,他雖然考上了大學,但高昂的學費對于他的家庭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

為此滿吉借了1500萬韓幣的助學貸款,大學期間的生活費還要靠打工去賺。

滿級在首爾的住所是一間租金20萬韓元的半地下單間,家里幾乎沒有任何家具。

鋪一張?zhí)鹤泳褪谴?,衣服雜亂的堆在地上,書桌就只有手掌那么寬。

即使是這樣,滿吉還是非常滿意的,因為這是首爾能找到的最便宜的房間了。

滿吉常常說,要是人能不吃飯就好了,這樣他就可以少打幾份工,專心學習了。

紀錄片拍攝時,他說上次吃晚飯已經是三周前的事了。

一開始不吃晚飯,晚上還會餓的睡不著,現(xiàn)在已經習慣了,感覺不到餓了。

其他家境殷實的同學在忙著社團活動、準備托業(yè)考試、甚至海外游學的時候,

他只能奔走于不同的打工地點之間。

而這些打零工的經歷,對他畢業(yè)后的求職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幾天前,滿吉給一家公司投遞了簡歷,

不過這家公司需要一定的英語水平,滿吉想報名參加月底的托業(yè)考試,

考試的報名費是6萬韓元,可滿吉的銀行卡里只剩4萬了。

不出意料,滿吉最終沒能拿到這份工作。

紀錄片的最后,滿吉回到了家鄉(xiāng),原因是母親病重需要人照顧。

雖然回到家鄉(xiāng)能省下一筆房租,可這也意味著,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就更難了。

在學弟學妹們眼中,滿吉可能是一個努力又上進的學長,

但他卻說:“努力又有什么用呢?過的好才重要。

只是努力的話,別人最多給你個掌聲罷了。”

紀錄片的終點落在了一句話上:

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但是孩子們都知道現(xiàn)實和書上說的是不一樣的。

可是這些學生所期盼的,不過就是一個努力就會有回報的世界。

正如韓國社會學者吳燦昊(???)在《婚姻和育兒社會學》中所說的那樣,

韓國是一個普通人拼命努力,也只能過上平凡人生的社會。

100多年前,韓國國父金九寫下了“弘益人間,梨花世界”。

1886年,以基督教和真善美精神為本的梨花女子大學建立。

1946年,秉承儒家思想的弘益大學建立。

可如今梨花女子大學只能勉強擠進韓國高校前十,弘益大學的排名則落到了40幾,

甚至在很多韓國本地人眼中被列為四等大學。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用欲望與金錢堆起的“天空之城”,如帝王般俯瞰著人間。


女學生被老師逼到人性扭曲!模范生被逼親手弒母!殘酷的韓國高考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光泽县| 安远县| 开阳县| 拜泉县| 桃源县| 类乌齐县| 辛集市| 奉新县| 赫章县| 英吉沙县| 五莲县| 新邵县| 长顺县| 张家港市| 绍兴市| 沂水县| 宁城县| 临猗县| 额尔古纳市| 庆云县| 红安县| 蒙阴县| 电白县| 博爱县| 安吉县| 太原市| 台中县| 阜新| 临沧市| 陆丰市| 滕州市| 舟山市| 宝坻区| 阿克| 屯昌县| 宣城市| 晋城| 府谷县| 菏泽市| 西藏|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