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汀原型考據(jù)與靈感分類來源可能性考據(jù)

首先是結(jié)論,我個人認為維爾汀(Vertin)其實參考了薇兒丹蒂(Verthandi)進行設(shè)計。
薇兒丹蒂是北歐神話中掌管命運的諾倫三姐妹之一,司掌現(xiàn)在,同時與她的兩個姐妹紡織人們的生命之網(wǎng),或者說命運的絲線。
同時,游戲內(nèi)的抽卡界面是一臺老式紡車,對應(yīng)了紡織命運之絲這個行為。

她的姐姐烏爾德(Urd)司掌過去,也被叫做死亡女神(Dís of Death),通常的形象是頭戴黑色面紗且可怕滲人的,這點可以與重塑之手的整體形象對應(yīng)。
而她的妹妹詩寇蒂(Skuld)司掌未來,通常的形象是一位帶著面紗且性格不定的神秘少女,這一形象反映了古冰島人認為未來不可預(yù)測的觀點,可以與基金會的形象或“白鴿”這一象征對應(yīng)。
薇兒丹蒂司掌現(xiàn)在,也喜歡引導(dǎo)人們學會感受當下,提供的幫助多是如授之以漁般的,所以和維爾汀的個人性格與行事風格有一定呼應(yīng)。
多方面考慮,這個說法可以站得住腳。

然后是靈感的來源,之前有看到過一個認為來自《論人的尊嚴》這本書中的觀點,我看后認為比自己的契合度更高,顧而先展示這個觀點。
第四章:天賦的自由The?Gift?of?Freedom
[24]噢,天父至高的慷慨??!人至高而奇妙的幸福??!他被準許得到其所選擇的,成為其所意愿的。[25]如盧齊利烏斯(Lucilius)所言,野獸剛一出生,就從母胎里帶出了它們將會擁有的全部。[26]上界的精靈或自太初或那之后不久,就已是他們在永恒中永遠將是的樣子。[27]父在人出生時為他注入了各類種子以及各種生命的根苗。[28]這些種子將在每個培育它們的人那里長大結(jié)果。[29]培育其植物性的種子,他就變成植物;培育其感覺的種子,他就變成野獸;培育其理性的種子,他就變成天上的生靈;培育其智性的種子,他就成為天使和神子。[30]并且,如果他對任何其他造物的命運都不滿意,他會將自己收攏到自身統(tǒng)一體的中心,變成唯一與上帝同在的靈。在父獨有的幽暗中,曾被置于萬物之上的他將超越萬物。
第十四章:檢驗一切領(lǐng)域Examine?Every?Field
[178]然而,我要爭辯,我這樣做并不膚淺,我做的事都是必要的;如果他們細想過我研究哲學的道理,即使不那么情愿,也一定會承認,這顯然是必要的。[179]這是因為那些獻身于任一哲學學派,例如獻身于現(xiàn)在最時髦的托馬斯學派或者司各脫學派的人,也必定可以在少數(shù)幾個問題的討論中檢驗這些哲人的學說。[180]我自己已下定決心——為免以他人之言起誓115——鉆研所有哲學大師的著作,細讀所有書頁并熟知一切學派。[181]那么,既然我要談?wù)撊窟@些學說(以免顯得極力支持其中之一而忽略其他),必定有許多問題是關(guān)于它們?nèi)康?,即使只有幾個問題與每一個學說都相關(guān)。[182]對于這點,也不該有人譴責我,因為“暴風雨將我?guī)睦铮揖驮谀睦镒隹汀薄?/strong>[183]因為這是所有古人都要遵守的規(guī)矩:在研究各類作者時,從不略過任何一個能讀到的注釋。亞里士多德尤其是這樣,為此,柏拉圖稱他為?ναγν?στη?,即“閱讀者”。[184]若把自己局限于“廊柱”或“學園”,無疑表明了心智之狹隘。除非首先熟知每一學說,否則,一個人不可能正確地從中選擇出他自己的學說。……
該考據(jù)認為本書第29節(jié)與30節(jié)對應(yīng)上了靈感的設(shè)計,182節(jié)對應(yīng)上了暴雨的設(shè)計。
同時我個人補充認為184節(jié)對應(yīng)上了維爾汀的人物性格。
看到這個考據(jù)后我立刻去翻找的原書,很輕松的就被這個觀點說服了,甚至自己主動補(畫)充(蛇)完(添)善(足),但我并沒有放棄自己的觀點,因其也存在一定合理性,不過已經(jīng)略顯暗淡罷了。
該考據(jù)我并未找到考據(jù)者信息,若有知曉者或考據(jù)者本人看到還望告知,我應(yīng)備注其出處,在此,對于當前無可奈何又不知出處的引用介紹謝罪,還望有機會深入學習交流。

那么接下來介紹一下我自己的觀點。
神秘主義(Occultism)?中部分流派的宇宙論(Cosmology)將世界分為了礦石世界、植物世界、動物世界和人類世界。
已經(jīng)可以對應(yīng)上木、獸、巖三種靈感。
而上世紀著名的神秘學家亞雷斯塔在《法之書》中有寫到:
?Every man and every woman is a star.?
所謂世人皆星辰。?
Every number is infinit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每一數(shù)字皆無窮,無存差異。
把人類比作星晨正好可以對應(yīng)上星這一靈感。
但這沒辦法解釋智與靈兩個靈感,還要單拉心智層和星靈層出來,并不如上面那個考據(jù)《論人的尊嚴》的觀點順滑。
所以我個人傾向支持來自《論人的尊嚴》這一觀點,但不認為第二個觀點沒有被參考到。
再次希望有知曉者或考據(jù)者本人看到告知我,感謝您的觀點,愿與您深入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