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小說】一小段尋常的感情
我在沙灘上看到一個很像她的人,只不過我所見到的那個女人的年紀,看起來不會超過34歲,沒有她活潑,帶著一個孩子。我想,結(jié)婚以后的她,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也許是為了給自己高三最后的掙扎提供些動力,我曾向自己許諾,高考結(jié)束后,要和喜歡的女生表白。仔細想想,我這種想法很不負責,但好說歹說我也熬過了最壓抑的那段時光。轉(zhuǎn)眼到了七月份,志愿即將填報完畢,那時候我才想起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到底喜歡誰來著?
是在初中一年紀,我有了第一個喜歡的女生。盡管說起來很離譜,但我的回憶里始終有這樣的情節(jié):開學第一天上午,班級里就有一個男生向新同學表白,被表白的女生生氣了一上午,可下午兩人就在一起了,四年里合合分分。雖然我在開學之前就做好了準備,但沒想到這種事情會發(fā)生得如此猝不及防。后來班級內(nèi)外一對對情侶在我眼前和聽聞中誕生。盡管自卑懦弱如我,我不敢貿(mào)然對女生表白,但我的心里總是覺得,要是連一個喜歡的女生都沒有,我難免會成為一個不稱職的初中生。就這樣,我生拉硬套地給自己找了個暗戀對象,并且大腦短路般地于某天外出值日的時候,借同桌之口向她透露了自己的愛慕之意。那個女生也生氣了,但我下午并沒有因此多一個女友,而是多了一個傳唱四年的“緋聞”,好在此女性格豪爽,在之后四年的同窗生涯里并沒有與我產(chǎn)生任何不愉快。再后來我與她分到了一個高中不同的班級?,F(xiàn)在,她對我而言已是半個陌生人。
后來的中學生涯里我明戀和暗戀過的女生很多,也可能是極少的,這其中不乏我可能會終身難忘的經(jīng)歷,雖然很想寫下來,但真真假假的,我應該埋在心里才對。我曾經(jīng)也不是沒有將這些經(jīng)歷告訴過我最親密的朋友,他聽后只說了四個字:如數(shù)家珍。我不禁臉紅。
高中以后,逐漸發(fā)展起來的責任意識讓我不敢隨意地宣稱自己真的喜歡某某,但也恰恰是因為那意識仍在發(fā)展階段,所以我也控制不了溢出來的情感,我會選擇被動地等待命運安排,看我所喜歡的她們誰來主動找我。
今天你找我,我和你關系更進一步;明天她與我產(chǎn)生交集,我只能暫時將你擱置一旁。
畢業(yè)后的我大概也可以這樣做下去。
白怡的確卻是我曾有過好感的對象,但不知為何,高三一年下來,她的身影在我心中漸漸消褪,我很少想過是否要讓她成為我即將表白的對象。但是,是她在高考結(jié)束的那個下午就主動聯(lián)系了我,這一點讓我印象深刻。
白怡給我發(fā)微信:考得怎么樣?我回答,考乙卷的男人從不輕易落淚。她發(fā)過來“哈哈”二字,我接不上話來,任由著對話框里沉默。
“你現(xiàn)在有時間嗎?”她突然來了一句。
“有?!蔽一卮?。
“咱們出去吃個飯吧。”
我反應一會兒后說:“好?!?/p>
雖然我的情商時有時無、時高時低,但我大概能摸索出這前后對話背后的意蘊,尤其是在高考結(jié)束的這個節(jié)骨眼上。我鎮(zhèn)定自若地洗臉、刮胡子、換衣服,想好各種突發(fā)情況的應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某人先對我的表白。出門攔車,到達飯店,推開門,我果然看見了熟悉的她的面龐。以及,他們的一張張臉。
“哦,”我對自己說,“原來是吃散伙飯?!?/p>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經(jīng)歷的一切,尤其是經(jīng)歷的心情變化,雖然類似的經(jīng)歷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我還是問了問自己:我是不是喜歡上她了?
下一次的對話還是發(fā)生在微信上。在那個令當?shù)貙W子們難眠的夜晚,2021年6月23日23時,彼時的我躺在床上刷著短視頻以麻醉神經(jīng),等待十二點悄無聲息地到來。隨著一聲微信響起,一條班級群里的消息猝不及防地映入我的眼簾:大家都查到成績了嗎?“嘎噔”,這是我從心里發(fā)出的聲音。我看了一眼時間,距離所謂出成績的時間明明還有一個小時,迷惑之際,幾名同學接連發(fā)送的“查到了!查到了!”促使我用顫抖的中指點開了公眾號……
那個夜晚注定要在我人生的時間軸上留下重重的印記,或許十幾年后、幾十年后,我會聲情并茂、張牙舞爪地向我的子孫描繪那個夜晚所經(jīng)歷的一切。
我的分數(shù)令我滿意,而自認為考了好成績的優(yōu)點就在于,我雖然不會主動詢問他人的成績以承擔私底下被辱罵的風險,但是我也不必提心吊膽,畏怕別人的主動出擊。但意料之中的,我們文科班的同學們集體做了我們最擅長的事情,我的微信一夜都停留在固定的界面,沒有任何一條多出的未讀消息,班級群里也只有老師的一句“都考啥樣啊”被冷清很久很久。
白怡在第二天晚上詢問我的情況,未等我回復,她就緊接著發(fā)了條語音,表明自己考得極差,我竟從她的語氣中品出半分撒嬌的味道來,也許是我的錯覺。我能說些什么呢?我一開始用精心準備的文字安慰她,可她似乎總能對我說的話進行反面論證,并以自己作為論據(jù)。最后我的文字越發(fā)蒼白無力,我想,說再多有用的話語也是徒勞無功,我唯一能做的只是給她提供一個傾訴的對象,隨意發(fā)泄心中不快。又是到了深夜,對于網(wǎng)上聊天或是一個個的方塊字,我仿佛已經(jīng)麻木了,當然,也不排除是我的手指與大腦真的有些生理性麻木。最后,我們互道晚安,結(jié)束這一部分的對話,下一部分,將在我的夢中完成。
出了成績,興奮過后,痛苦過后,又要為另一件事情奔波:填報志愿。我是個沒有夢想的人,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我不要留在本地,雖然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不要去理工類學校,雖然我高喊文理平等;我不要選學高數(shù)的專業(yè),雖然我……好吧,我就是不喜歡數(shù)學。最終我的志愿范圍得以劃定,和白怡的幾乎一樣,區(qū)別在于我如愿以償?shù)目赡苄愿?。你問為什么我知道范圍一樣?我的思緒飄又回到了6月25日。
前一天,班主任通知,學校組織了老師進行志愿填報的指導,同學們可以來指定學校免費參加。奈何大家秉承著最高分最低分用不著指導,中等成績便任由“報考專家”擺布的原則,到場的學生不如老師數(shù)量多,于是班主任在“學生自愿參加”的下面又發(fā)了一條:@崔山@xx@xxx@xx@xxx@白怡,你們六個下午帶著報考書來,收到請回復?;貜瓦^后,白怡問我下午真去嗎,我說班主任第一個就“愛”我,我怎能不去?“那我也去吧”,這是她回復給我的話。我總覺得那個“那”字極其扎眼。
后來我稀里糊涂地與白怡結(jié)伴同行,與其他四位女生一同進入空蕩蕩的陌生的教學樓,找到了指定班級。
班主任說:“都來了?”我們回應道:“都來了。”班主任說:“隨便坐。”我和白怡就隨便地坐到了一張桌,班主任也只是故作隨便地看過來幾眼。
老師坐在前面講線差、講位次、講專業(yè)、講大學。還講了什么?回想起來,貌似還講了很久的白怡:白怡的腿真白,白怡的身上很香,白怡說的悄悄話很溫柔,以及白怡的臨時同桌好像是一個“變態(tài)”。
翻看報考書的時候,我詢問她的志向,她說她想去外地上學,想去一所重視文科的學校,想學新聞傳播類或語言類的專業(yè)。
在那之后,我倆的日常交流還在繼續(xù),暑假以來,我發(fā)現(xiàn)這些交流甚至要比前三年里我倆的交流總量加起來還多。我倆似乎也恰好見證了高中畢業(yè)后這一階段的彼此所有重大的時刻,包括錄取結(jié)果的公布時刻,我們互相分享了截圖,我們開玩笑地約好等放假回來給對方帶特產(chǎn),一個帶回陳醋,一個帶回兵馬俑。后來又以順路的名義結(jié)伴回母校領取據(jù)說是剛好在同一天到達的錄取通知書。
回家的路上,我想,我是不是該給高三時候的自己一個交代,對走在身邊的人有所表示?那我該說些什么?我喜歡你很久了?我真希望你能成為我女朋友?這話聽起來熟悉,不只是因為人類各種質(zhì)量的男性在求偶時都可能會表達這些,更是因為我曾唯一一次對另一個女生說過,說過一半。另一半未等我說完她便開始歌頌起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想到那次經(jīng)歷,我心里翻涌不停。我看著白怡許久,最后問她:你到底能不能弄來兵馬俑?
夕陽漸漸落入海里,大自然并沒有因我是文科生而隨意在我所處的環(huán)境里更改物理規(guī)律:沙灘上的溫度越來越低。我看見打遠處有一個男人從車上下來,走近那位在沙灘上陪伴了我一下午的女人。男人給她披上外套,拉著她的手,她拉扯著孩子一并跟隨。我看了一眼那男人的背影,很寬闊,和女人的手拉得也很緊。我覺得他和我很不一樣。
(完)
文/曹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