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一位自稱包治百病的庸醫(yī)
還記的當時奧斯卡剛落幕,我也才用手機看完《血戰(zhàn)鋼鋸嶺》,正在思考明天看《藩籬》還是別的時,我選擇了曼徹斯特,那時候的最愛無非是畫面華麗,特顯炫酷,但是曼徹斯特做到了故事的敏感和文藝片沒有的溫暖??赐觌娪皶r心里空落落的,摯愛的離開不是一場暴雨,而是此生漫長的潮濕。與傳統(tǒng)的治愈和救贖類電影不同,這部電影沒有把老掉牙的勵志主題再寫一遍,而是一直將“喪”的情緒持續(xù)到影片結(jié)尾。主人公并沒有因為哥哥的離世而收獲內(nèi)心的成長,也沒有與過去的悲傷握手言和。他只是背負著過往與現(xiàn)實的重負,一遍又一遍地走在白雪皚皚的曼徹斯特街頭。他沒有從過去走出來,但他仍然向前走著。我們常常會面對或大或小的苦難和挫折,甚至可能還會遭遇突如其來的巨大變故?;蛟S有一部分有強大耐受力的人,他們可以做到化悲痛為力量,從痛苦里走出來,開始新的生活。但更多的人,則是如影片的主人公一樣默默克制著?;蛟S每到夜深人靜,痛苦感就會撲面而來,我們只能孤獨地舔舐著傷口。忘不掉,走不出,也是一種生活本真。我們都有權(quán)利不與自己的過去和解。舊人不知我近況,新人不知我過往,縱使你閱人何其多,再無一人恰似(我)
標簽:海邊的曼徹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