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被詛咒的德國女畫家:26歲慘死集中營,死后作品才公之于世

夏洛特·薩洛蒙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后時光,她被稱之為“藝術(shù)界的安妮·弗蘭克”,去世時年僅26歲,當時的她還懷著5個月的身孕。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夏洛特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慢慢習慣他人的瘋狂,人們就是這樣成為藝術(shù)家的嗎?
她的一生都被困在死亡詛咒中,掙扎,抗爭,最后隱入塵煙。但她始終相信鮮花在黑暗中也會盛開,哪怕曇花一現(xiàn),也證明生命曾經(jīng)絢爛過。
01 家族的死亡詛咒
1917年初夏,夏洛特·薩洛蒙出生在柏林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當時北方戰(zhàn)事不斷,德國國內(nèi)也是怨聲載道。戰(zhàn)爭拖垮了經(jīng)濟,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大地籠罩在陰郁之下。

她的母親弗朗西斯卡回憶起她剛出生那會兒,臉上總是掛著淡淡的愁容。她說,從沒見過哪個小孩子出生時就啼哭不斷,手腳胡亂地揮舞,如此抗拒這個世界。
而夏洛特的父親阿爾伯特是一名猶太商人,他深深地愛著他的妻子和女兒。自從結(jié)婚以來,他和弗朗西斯卡只爆發(fā)過一次爭吵——關(guān)于女兒的名字。
弗朗西斯卡堅持為女兒起名為夏洛特,但是阿爾伯特不同意,他知道妻子的想法,但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重蹈自殺者的命運。
原來弗朗西斯卡有一個妹妹叫夏洛特,雖然人長得漂亮,很具有藝術(shù)天賦,可最后卻舉著畫筆投身蔚藍的湖泊,從此長眠湖底。

弗朗西斯卡的行為是對亡者的緬懷,但是不應(yīng)該以這種畸形的方式寄托在女兒的身上。阿爾伯特據(jù)理力爭,表示他們的女兒應(yīng)該幸??鞓返亻L大??伤植贿^心意已決的妻子,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小夏洛特并不知道爸媽為她吵架的事,她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
她喜歡用畫筆勾勒藍天白云,喜歡最自由的表述。母親也看到了夏洛特身上的藝術(shù)天賦,鼓勵她用畫筆記錄生活。
老天最看不慣人一生順風順水,沒事也會找點事情。
1925年,夏洛特放學回家后看到了父親沉重的背影。平時放學回家,父親都會把她舉高高,然后牽著她的手去找母親。
但是那天,家里寂靜得可怕。
夏洛特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只是看到幾個身穿白大褂的人攜手抬走了一個擔架。父親一邊哭,一邊捂住她的眼睛。
那天夜晚,父親一直陪在她的身邊,他講了好多好多的童話故事,夏洛特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一天兩天過去了,陪在她身邊的只有父親。想了很久,夏洛特鼓足勇氣詢問,“爸爸,媽媽呢?”
夏洛特看到父親的眼中閃過一抹黯然,隨后輕輕地撫摸她的臉頰,“你媽媽不幸得了流感,已經(jīng)去了另外一個世界?!?/p>
8歲的女孩已經(jīng)了解生死,其實夏洛特的心中也有了猜測,只是她不愿意相信。當真相被揭開的那一剎那,女孩泣不成聲。
在那之后父親開始悉心照料夏洛特,只是他平時工作很忙,能夠分給夏洛特的時間著實不多。過了兩年,他娶了一任新的妻子,名叫蓓拉,他對妻子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對他的女兒好。

可夏洛特依然會懷念母親, 她用畫筆追憶母親天使般的笑容。之后她去藝術(shù)學院深造,在那里她接觸了系統(tǒng)的繪畫的知識。
02 納粹鐵蹄席卷歐洲
一戰(zhàn)德國戰(zhàn)敗,百姓的生活更加艱難,他們不僅要維持自身的生活,更要分擔國家的戰(zhàn)爭賠款。而且被戰(zhàn)爭拖垮的經(jīng)濟也徹底陷入了停擺狀態(tài),通貨膨脹,物價高昂,國內(nèi)爆發(fā)了幾次規(guī)模不小的起義,但是都被無情地鎮(zhèn)壓了。
之后希特勒上臺執(zhí)政,猶太人成為了靶子中的紅心,被群起而攻之。他們在學校,醫(yī)院等公共場所遭遇歧視,很多猶太民族的小孩被禁止進入學堂。
夏洛特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很有美術(shù)天賦,但是她骨子里流淌著猶太人的血液,走在路上她都會被人嬉笑,有時甚至會被石子攻擊。性格敏感的夏洛特變得更加自卑,她不敢在公共場所與人說話,只能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繪畫上。
生活中遭遇的不公全部以藍天白云、烈日潮汐的方式展現(xiàn),她的畫熾烈而美好。

夏洛特的才華得到了老師巴特寧的賞識,“她是冉冉升起的一顆明珠,不應(yīng)該被打壓,被遺忘?!?/p>
在老師的據(jù)理力爭下,夏洛特重新回到了學校,雖然她仍然會遭受嘲笑和校園霸凌,但是她可以接觸到更深層次的繪畫技巧,這一點對她來說就足夠了。
可好景不長,夏洛特仍然沒能順利畢業(yè)。當時她的父親聽到了一些風聲,于是立刻變賣了手上的產(chǎn)業(yè),帶著妻女逃亡到其他國家。他們輾轉(zhuǎn)到波蘭、法國,最后父親把夏洛特交給了她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弗朗西斯卡是法國人,把女兒留在外祖家,或許就沒人記得她猶太人的身份。交代完一切,留下一筆財富,父親繼續(xù)逃亡。
臨走前,他擁抱了自己的女兒,“孩子,無論遇到什么事情,你一定要努力活下去,我們父女還有再相見的機會。”
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夏洛特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那一年,她22歲,徹底地離開了父親的庇護。

外祖父和外祖母平日里很少溝通,這個家里最大的喧囂來自于那只已經(jīng)8歲的老貓。有一次夏洛特在外祖母的床頭看到一張全家福,外祖母和外祖母站在后面,前面還有三個孩子。
這么多年,夏洛特已經(jīng)習慣了生死,對此她已經(jīng)麻木。但是當外祖母突然在家中上吊自殺,夏洛特才發(fā)現(xiàn)自己脆弱得不堪一擊。
同樣的白色擔架帶走了外祖母,夏洛特仿佛回到了8歲那年,懵懂無知的她靜靜地看別人帶走了母親。
送走了外祖母,夏洛特的生活徹底被陰霾所籠罩,她的外祖父對她實施了性侵。而因為猶太人的身份,她無處訴說,因為納粹鐵蹄已經(jīng)席卷歐洲。她沒有辦法報警,只能默默地承受這一切。

侵犯她的同時,外祖父殘忍地揭開了一切的真相——他的舅舅、姨媽和母親都是自殺。
1912年,她的舅舅為情所困,臥軌自殺。
1913年,她的姨媽無法忍受世人的瘋狂,選擇投湖自盡。
她的母親也是上吊自殺,當時沒有任何的征兆,清晨她還和丈夫、女兒道早安,下午卻選擇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
親人相繼離世讓外祖母再也看不到生的意義,于是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聽著外祖父歇斯底里的怒吼,夏洛特才知道親人的離開并不是偶然,而是因為他們有了求死的心。
生命就像是一只不斷膨脹的氣球,它隨時可能爆炸,然后留下一地狼藉的碎片。
夏洛特患上了很嚴重的抑郁癥,無數(shù)次她都想割腕自殺,擺脫這一切,但是她又不甘心。這個世界瘋了,難道她就要去死?
化憤怒為力量,夏洛特開始埋頭創(chuàng)作,1940-1941年間,夏洛特一共創(chuàng)作了700多幅繪畫作品,她用畫筆表達對這個時代的不滿。同時整個巴黎大街籠罩在陰云之下,猶太人被瘋狂地捕殺,他們被運往世界各地的集中營。
夏洛特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她的繪畫線條很簡易,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情形相當緊迫。在她的作品中記錄了素未謀面的姨媽、天使般溫柔的母親、成熟穩(wěn)重的父親、慈祥的外祖母,還有如鬼煞一般的外祖父。

那段時光里夏洛特默默承受著生命的不公,她想要堅持下去,因為爸爸說他們還有再見面的機會。
03 集中營里的最后時光
可惜,事與愿違。
夏洛特至死沒有見到她父親最后一面。1943年2月,長期對夏洛特實施侵犯的外祖父摔倒在馬路邊,不治身亡。
這是一件好事,但同時意味著夏洛特將要獨自面對生活。從前她不用出門,但是現(xiàn)在為了生計,她必須去街上找吃的。雖然父親之前給她留下一大筆錢,可是她猶太人的身份是禁忌。沒辦法,夏洛特只能喬裝打扮,嘗試上街購買食物。
許久沒有見到外面的天空,盡管當天霧蒙蒙的,但是夏洛特卻有一種絕處逢生的快感。然而這種快感沒有持續(xù)太長時間,買完食物的夏洛特就被檢舉揭發(fā),很快德國人就把她押送到了集中營里。
進一步是死,退一步也是死,命運跟夏洛特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看似給了她選擇,但實際上都是死路。

在集中營里,夏洛特遇到的都是同樣血統(tǒng)的猶太人,他們形如枯槁,卻又在這狹小的空間艱難求生。
這里的猶太人都不敢生病,哪怕身體有一丁點的問題,他們都會被投入毒氣室,再無求生的機會。
生活很難,但是大家仍然努力地活著,只盼有一天能夠離開集中營。在這里,年輕的夏洛特第一次墜入愛河。
1943年4月,夏洛特懷孕了,但這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里不需要猶太人繼續(xù)延續(xù)血脈。
為母則剛,為了自己的孩子夏洛特努力地活下去,她不敢生病,不敢索要多余的食物,可是在她懷孕5個月的時候,身體還是亮起了紅燈。
沒有等來心心念念的藥物,年僅26歲的夏洛特被送到了毒氣室,結(jié)束了她玩笑般的一生。

1945年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集中營,很多幸存的猶太人終于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但是被征服、被奴役的陰影伴隨了他們一生。
夏洛特的父親阿爾伯特后來回到了法國,他得知女兒兩年前就去世了,泣不成聲?;氐较穆逄氐耐庾婕?,厚厚蜘蛛網(wǎng)結(jié)了一層又一層。阿爾伯特含淚整理女兒的遺物,意外發(fā)現(xiàn)了這700多幅繪畫作品,他將這些作品好好保存,但一直沒有公之于眾。
直到1947年,《安妮日記》出版,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苦難才被揭露,阿爾伯特也公開了女兒的作品,但在當時并沒有產(chǎn)生太大的反響。
2014年,法國作家大衛(wèi)·馮金諾斯出版了《夏洛特》,才緩緩地揭開了這位不知名的女畫家的一生。夏洛特曾經(jīng)的繪畫作品才被重視,成為那個時代的滄海遺珠。
穿越時代的浪潮,我們仿佛看到了那朵盛開在懸崖邊的花,明艷卻易敗。文/胡小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