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藝 | 你不能錯過的「2019中國舞蹈熱點」

「i 舞蹈」的你們別擔心
本期「尋藝」為大家盤點了「2019中國舞蹈熱點」
搜羅各大賽事與藝術節(jié)
再現(xiàn)2019經典舞蹈作品
干貨指南快來收藏
01
“電波”現(xiàn)象
2019最為火熱的莫過于登上過春晚的《永不消逝的電波》,電波的風靡可以用「電波現(xiàn)象」來概括。為何會有這樣火爆的盛況,評論家從三個方面總結了電波的成功。

第一,在于以《漁光曲》創(chuàng)作的舞蹈《晨光曲》深入人心。一首飽含深情的《漁光曲》喚醒了千千萬萬上海人兒時的記憶,再以古典舞為主體語匯,融入蘊含有老上海特色的,如小板凳、薄蒲扇、爐火邊打盹兒、蒲扇落地等生活記憶,一下便扣住了人們的心弦。這段舞蹈作為“電波”現(xiàn)象的有效助力,不僅出現(xiàn)于各大網絡社交平臺之上,更是登上2020鼠年春晚的舞臺,引起舞蹈業(yè)內外人士的紛紛效仿。這在某種程度上,進一步拉近了大眾與舞蹈的距離。

第二,在于該劇舞蹈敘事策略的新穎獨到,而這也是“電波”現(xiàn)象發(fā)生的最為根本的原因。編導在遵循舞劇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同時,大膽借鑒傳統(tǒng)戲曲和電影的表現(xiàn)手法,探索出新穎獨到的舞劇敘事策略。首先,編導采用字幕投影的方式來交代劇中人物身份,這在減輕諜戰(zhàn)題材中復雜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jié)敘述壓力的同時,使觀眾迅速進入“舞劇的”理解情境;其次,瑣碎的細節(jié)、繁復的敘事難免容易使舞劇陷入啞劇的窠臼,因此編導對日常生活動態(tài)進行了整一化、節(jié)律化處理,既清楚地交代了事件,又以“啞劇的詩化”強化了“舞蹈敘事”的特性。
第三,編導借鑒了傳統(tǒng)戲曲程式化動作的表意功能,如扇動蒲扇以示天氣炎熱、脫下衣衫以示回到家中等行動,暗示了劇中的天氣、環(huán)境以及場景變換等。

第四,為了彌補肢體語言的局限,編導還運用電影拍攝中常見的如鏡頭快速切換和組接、倒帶以及長鏡頭等方式,揭開“諜戰(zhàn)”劇情的重重懸念。上述敘事策略的探索和運用,不僅清晰交代了“諜戰(zhàn)”舞劇的故事情節(jié),而且拓寬了舞劇敘事的邊界,實現(xiàn)了舞劇敘事的更多可能。
觀看方式:
https://video.mct.gov.cn/v.html?id=5285890803012340379
?- 線上觀看截止6月8日24:00
?- 請認準唯一播出平臺“文旅部官方平臺”
02
十二屆荷花獎
2019年8月8日-10日,由中國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活動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成功舉辦。本屆“荷花獎“有6部群舞突出重圍,分別是《花兒永遠這樣紅》《額爾古納河》《戰(zhàn)馬》《玄音鼓舞》《永遠的諾蘇》和《黑緞子坎肩》。
六部獲獎作品都有一個鮮明的創(chuàng)作導向,即通過民族民間舞元素觀照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其中《花兒永遠這樣紅》是形容男女之間真摯愛情的作品,《花兒永遠這樣紅》的編導運用塔吉克族民間舞及其元素,真實形象地講述了一位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小伙即將入伍,他心愛的姑娘與淳樸熱情的塔吉克族鄉(xiāng)民熱情歡送,并期待保家衛(wèi)國的他能夠早日歸來的故事。

對于這部作品,著名舞蹈評論家馮雙白點評道:“中國民族民間舞常常容易走進一個誤區(qū),就是歡樂的場面沒有生命力,但《花兒永遠這樣紅》這種歡樂里有愛情,可以說是現(xiàn)實題材上很好的收獲?!?/p>
“藝術源于生活”也是本次獲獎作品的重要特征,例如群舞《玄音鼓舞》是編導袁媛6次深入西藏實踐采風的成果。編導袁媛將目光聚焦于具體的熱巴鼓舞上,在對熱巴鼓舞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基礎上,引發(fā)當代人對傳統(tǒng)的反思,進而體悟傳統(tǒng)的本質。

03
十二屆桃李杯
2019年8月12日—17日,第12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在浙江音樂學院成功舉辦。這是“桃李杯”自比賽轉型為展演后成功舉辦的第二屆活動。轉型后的“桃李杯”拋棄“競技性”,回歸到舞蹈藝術發(fā)展本質。

就劇目而言,本屆“桃李杯”無論是從古典舞、民族民間舞、芭蕾舞,抑或是國標舞等舞種看來都不乏佳作,例如古典舞《良宵》《銅雀女》《唐印》等,民族民間舞《谷雨》《玄音鼓舞》《額爾古納河》等,芭蕾舞《佐佑》《月亮河》《無言的詩篇》等以及國標舞《賦問》《今日昔日》《游園驚夢》等劇目均令人眼前一亮。



參考資料:?《民族藝術研究雜志》
圖片來源:?舞蹈中國,百度百科
文案 | 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