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凱文·史派西:未經(jīng)過濾」的播客
此博文只做自己收藏使用,不進行盈利,如有侵權(quán)請?zhí)嵝褎h除。
Spotify上有調(diào)查記者Ann McElhinney完成了「審判凱文·史派西:未經(jīng)過濾」的播客,堪稱鴻篇巨制,合計時長7個小時,記者深度跟蹤這起持續(xù)6年的案件,查閱了所有公開以及付費的相關卷宗,從封存的證詞到涉案者的筆錄再到律師的私人郵件,事無巨細的還原了一個知名演員是如何被陷害直至事業(yè)轟然倒塌的。
我用AI把音頻整理成文本后都看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看完,實在是太專業(yè)和扎實了,普利策級別的報道,劃幾個重點在這里吧:
- 最開始聯(lián)系凱文·史派西的不是所謂的「受害者」,而是新興網(wǎng)絡媒體BuzzFeed的記者,這個記者后來被證明幫助「受害者」編造了童年被侵害的整個記憶;
- 史派西收到郵件后,他的團隊給他出了一個餿主意,他們對他說,metoo風頭正勁,你不要想著跟這股勢力對抗,無論如何都要擺出尊重「受害者」的姿態(tài);
- 于是史派西發(fā)了一個聲明,說雖然自己壓根就不記得這事兒,但是要對自稱受到侵犯的「受害者」道歉,他發(fā)完聲明就后悔了,但已無事于補,全世界都罵他禽獸不如;
- 「受害者」被媒體推到前臺,他開始代入角色,說自己是受到韋恩斯坦案(metoo的起點)的鼓勵,帶著悲劇性的經(jīng)歷站了出來,站在許多勇敢說出真相的女性和男性的肩上,并向史派西索賠4000萬美元;
- 史派西的名譽一落千丈,好萊塢再無制片商敢給他發(fā)offer,已經(jīng)拍完的電影要么換人重拍,要么直接砍掉,他在社交媒體上也淪為人人喊打的賤民;
- 在漫長的多輪庭審里,BuzzFeed的記者一直以第一修正案為由拒絕提供他和「受害者」的交談記錄,但在史派西律師的不斷爭取下,法官獲得了一些的短信和郵件來往,里面包含大量和法庭陳述不符甚至沖突的內(nèi)容;
- 比如「受害者」和記者早就把目標鎖定為凱文·史派西,早于韋恩斯坦案被報道,記者最開始把「受害者」寫成14歲,后來開庭后法官很懵逼,表示你說凱文·史派西在紐約帶著14歲的男孩流連于各大夜總會喝酒,這也太離譜了(美國賣酒給未成年人后果很嚴重正常的夜店都不會干這事),然后「受害者」改口是17歲,但最后證明的事實是他在指控遭受侵害的年齡是19歲,反復說謊都是為了釘死史派西對未成年人下手的公眾印象;
- 隨著庭審的深入,「受害者」不斷提供前后矛盾乃至不存在的記憶,他在史派西根本沒參加的一場頒獎典禮上見到了史派西上臺領獎,在根本沒有臥室的單間里被史派西帶進了臥室房間,說史派西糾纏自己不斷給他家里打電話以致于自己父親告訴史派西不要再打電話來了,但這也是虛構(gòu)的;
- 受到這起名聲大振的案件影響,連英國都出現(xiàn)了聲稱被凱文·史派西騷擾的男人,每個人都提出了成百上千萬美元的索賠額,史派西的律師滿世界飛來飛去,打贏了一個又一個訴訟,卻鮮有媒體報道;
- 推動這起案子的BuzzFeed,當時(2017年)陷于財務困境,急需一個爆炸性的流量選題,很順利的,BuzzFeed成為了凱文·史派西一案的獨家信源,所有主流媒體都得引述它的一手報道,當然了,因為經(jīng)營不善,BuzzFeed現(xiàn)在已經(jīng)接近倒閉了,流量并沒有拯救它;
- 被還原出來的真實脈絡,是史派西和「受害者」之間曾經(jīng)有過一段比較親密的關系,「受害者」因為出柜而失去了很多工作機會,因而嫉恨史派西可以在隱瞞性取向的同時還能名利雙收,于是構(gòu)建了兩人之間子虛烏有的權(quán)勢壓迫史;
- 「被害者」的律師在意識到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實在太多之后,索性放棄了辯護,轉(zhuǎn)為爭取陪審團的同情,而最終的判決反而是整個事件里最簡單的,陪審團只花了40分鐘就討論出了結(jié)果,沒有任何爭議,就是一個說謊連篇的年輕人在誣告凱文·史派西。

中文播客下載Cosmos Enhanced,英文播客下載Peopleai,原文件上傳飛書妙計,一鍵成文,帶時間戳。//@無地自容的暖氣片:求問如何用ai把spotify上的播客轉(zhuǎn)成文本
![[淚] [淚]](https://b2.sanwen.net/b_article/8218bd265ca91f142d4bda87d5a25c9ab35cca32.png)
轉(zhuǎn)自微博https://weibo.com/1560906700/Nc9GQFQeV#comment
博主名字:闌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