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圍棋界發(fā)生了一個大事件 但是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
最近圍棋界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件,那就是韓國明知大學在12月1日提出了廢止了圍棋學科體系的議案。這個消息在中國國內并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也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甚至連媒體報道都很少。

但是這件事在韓國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韓國有310位職業(yè)圍棋選手聯合簽名,反對明知大學的決定。這些棋手中包括曹薰鉉、李昌鎬、申真谞、樸廷桓等幾乎所有的圍棋職業(yè)選手。
有人可能會說,圍棋專業(yè)被廢止怎么了?圍棋不就是個游戲嗎?圍棋本來就是也應該是一個小眾游戲。大學里研究圍棋能研究什么呢?也有人認為AI出現后,大學里研究圍棋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
什么是學科呢?
學科(subject)包含兩種涵義:
一是作為知識的“學科”,二是圍繞這些“學科”而建立起來的組織。一般認為,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學科的涵義:從創(chuàng)造知識和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學科是一種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從傳遞知識和教學的角度看,學科就是教學的科目;從大學里承擔教學科研的人員來看,學科就是學術的組織,即從事科學與研究的機構。
韓國明知大學創(chuàng)建于1948年,是一所韓國著名的綜合性私立大學,被稱為韓國的上財。明知大學是在1997年開始設立圍棋學科,并且在2009年開設了圍棋博士學位。明知大學圍棋系是世界上唯一的圍棋學科,可以說韓國明知大學是世界圍棋的最高學府和產業(yè)中心。
如果我們回顧這25年,可以說這是世界圍棋運動發(fā)展最好的25年。各項世界大賽如竹筍般涌現,圍棋的熱度前所未有。學圍棋的人前赴后繼,圍棋運動的發(fā)展形勢一片大好。圍棋的整體地位可以說是空前的提高,2016和2017年,李世石、柯潔與代表頂級人工智能的AlphaGo的兩場人機大戰(zhàn),將圍棋的影響力推到了頂峰。
現在很多名牌大學都有英語專業(yè),有哪一位學生將英語單純的看做是一種語言交流工具呢?為什么沒有人說英語不就是一個語言嗎?有什么可研究的?如果所有的大學都取消了英語專業(yè),那英語就真的只是一門語言工具了。
就像是中醫(yī),如果著名大學里沒有中醫(yī)學科體系,世界怎么看待中醫(yī)?社會怎么看待中醫(yī)?病人誰會去看中醫(yī)?優(yōu)秀的年輕人誰去學中醫(yī)?中醫(yī)就會逐漸沒落乃至被打入巫術偽科學的萬丈深淵里面。
圍棋同樣如此。如果大學里沒有圍棋學科,那所謂的圍棋文化永遠就是一個在民間流傳,也就是停留在琴棋書畫這樣一個粗泛的框架里面,而難登現代的大雅之堂。很多人會問:我學圍棋或者我讓孩子學圍棋為了什么?花費了這么大量的時間值得嗎?但是如果世界著名大學里面有圍棋學科就完全不一樣了,孩子學圍棋將來可以報考圍棋專業(yè),拿到學士、碩士和博士文憑,然后在圍棋領域得到一個體面的工作。這是一個閉環(huán)的體系。
歷史上,圍棋一直有一個很好的社會地位和名聲,是因為很多帝王和名人喜歡圍棋。例如曹操、梁武帝、李世民、宋徽宗、朱元璋、康熙、乾隆等,魏晉的建安七子、流傳千古的唐宋八大家都喜歡圍棋,日本的武田信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也喜歡圍棋。因為這些帝王將相喜歡,才有了棋待詔和日本棋所這樣的官職。但這是無法持續(xù)的,如果一個皇帝不會下棋或者說不喜歡下圍棋的話甚至認為下圍棋是耗費時光的話,圍棋在其發(fā)展歷史上就會出現一個低谷,這個低谷有時會長達數百年之久。
1997年韓國明知大學開創(chuàng)圍棋學科,代表了社會對圍棋發(fā)展趨勢的看好。而現在明知大學廢止了圍棋學科,說明該大學已經不怎么看好圍棋的未來發(fā)展了。
這實際是對整個圍棋的發(fā)展敲響了警鐘,需要引起我們所有人的關注。尤其是我們國內的圍棋愛好者,不能簡單的認為這是韓國圍棋的事。

對此,韓國職業(yè)棋手會從6日到8日展開了為期兩天的“反對廢除明知大學圍棋專業(yè)”的簽名運動,結果韓國棋院所屬的職業(yè)棋手中有310人簽名表示反對廢除。
棋手會會長韓鐘振表示:明知大學圍棋專業(yè)是世界上最早也是唯一的圍棋專業(yè),我認為這是韓國圍棋人應該帶著自豪感守護的寶貴資產。

這份寶貴資產不僅屬于韓國圍棋,也屬于所有愛好圍棋的人,希望韓國圍棋能保留住這份珍貴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