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玩的時候很專心,學習卻經(jīng)常走神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很多家長對孩子專注力這方面的問題感到困惑,比如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剛做一會作業(yè)就去玩一下其他東西。,但看電視玩游戲的時候卻又能目不轉(zhuǎn)睛,專心致志。說孩子注意力有問題吧,你看他看電視時全情投入的樣子,不像有問題;可要說沒問題吧,他學習的時候凳子上就跟有根針一樣,一刻也靜不下來。
?
雖然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經(jīng)常注意力不集中,但是真正有注意力缺陷的小孩其實是少之甚少的。如果你的孩子能夠?qū)P闹轮镜耐嬗螒蚩措娨?,或者能全身心的參與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中,那么孩子注意力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
心理學上對注意是這么定義的: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這里的心理活動既包括感知覺、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也包括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
從這個概念上來理解注意,我們可以知道注意不是一個單獨的能力,它是所有活動都需要的,每個人都有注意過程,因此不能單獨培養(yǎng)“注意力”。
?
我們以“孩子專心致志玩游戲”為例,“游戲”就是孩子注意的對象,當他的注意力指向游戲時,其他事物都被忽略了,指向性越強,集中度就越高。玩得入神時,你叫他,他可能都聽不見。
?
但在學習方面,家長對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傷透了腦筋,各種關(guān)于注意力培養(yǎng)的文章也看了,訓練注意力的課程也聽了,該講的道理都講了,罵過打過,可所有方法都是短時間內(nèi)有點效果,時間一長,孩子還是老樣子,這是為什么呢?這就要從注意的類別來解釋了。
?
注意分為三類:不隨意注意、隨意注意和隨意后注意。
?
不隨意注意,就是不用意識參加的注意,是一種本能的注意過程。這種注意過程沒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消耗的能量很少,所以很輕松。
?
人天生就會被鮮明的顏色、巨大的響聲、奇特的事物所吸引,孩子看電視,就是被里面多彩的畫面、豐富的聲音以及精彩的情節(jié)所吸引,這是一種不隨意隨意,所以看電視很輕松;
?
而做作業(yè)就沒有這樣生動的畫面和有趣的聲音了,反而是非常單調(diào)重復的,有些作業(yè)還需要記憶和思維參與。這時,孩子就需要啟動隨意注意的過程。
?
隨意注意和不隨意注意剛好相反,它有預定目標,需要意志努力,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
游戲和電視節(jié)目等給人的感官刺激比較多,孩子不需要付出努力去關(guān)注這樣的東西。那么在被動注意的情況下,孩子就可以很專注了。 相比之下,關(guān)于學習方面的刺激顯然是較低的,甚至是乏味枯燥的,那么這就要求孩子必須有很強的主動注意的能力。
?
這時就需要家長們來進行引導了,因為隨意注意是不以意志來轉(zhuǎn)移的,所以我們要在客觀條件上給孩子營造一個讓他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氛圍。
比如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要安靜簡單,最好是專門為孩子打造一個學習的空間,避免外界的干擾,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要讓他們接觸到電視或者是手機,可以在他們學習完成之后在給他...
這樣就可以減少引起孩子不隨意注意的因素,讓孩子可以可以快速進入隨意注意的過程,把寶貴的注意資源集中在學習上。
?
?
也許你會想,為什么有的孩子不用家長管,自己就主動認真呢?
?
這是因為那些孩子已經(jīng)跨越了前兩個注意狀態(tài),進入到了第三種注意類型——隨意后注意。
?
隨意后注意,是有預定目標,且不用意志努力的一種注意。在這種注意狀態(tài)下,學習行為是高效且輕松的。比如,一個駕齡幾十年的老司機,在高速上開車,不會再去想方向盤怎么打,一切就是隨意后注意。
?
隨意后注意的前提,是動作或者技能的高度熟練。在孩子低年級時,想要達到隨意后注意的狀態(tài)是很困難的,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還很弱,經(jīng)驗也缺乏,每個問題對他們而言都是新的、有難度的。所以在低年級,一方面要在學習時利用孩子的不隨意注意,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孩子的隨意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