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孔廟:劫后余生的秦州文廟
天水,古稱秦州,所以天水的孔廟又被稱為“秦州文廟”。這座孔廟的恢弘氣勢,曾經是天水各縣之冠,可惜毀壞嚴重,僅剩兩座建筑。如今,這里只是一處不起眼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2018年4月5日,游覽過南宅子后,我們來到旁邊熱鬧的中華西路步行街,在歷史上這里被稱為“學士街”。經過路邊孔廟,順路進入拜訪,因為這里規(guī)模較小,很少有游客來參觀,所以成為當?shù)厥忻駛兊男蓍e之地。
?
這里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據(jù)清乾隆年間秦州知州費廷珍編修的《直隸秦州新志》記載:“文廟在城內西南隅,上為大成殿,左為崇圣宮,臺下東西兩廡各九間,前為戟門,門外左名宦祠,右鄉(xiāng)賢祠,中為泮池,前為欞星門,外東西二門相對,門外為‘德配天地’,‘道貫古今’坊。相傳元代大德六年教諭粱公弼始創(chuàng)”。
解放以后,這座孔廟尚存大成殿、東西廡殿、戟門、西學宮、鄉(xiāng)賢祠、名宦祠、崇圣宮、明倫堂、藏經閣等重要建筑;上世紀60年代前后,名宦祠、崇圣宮、明倫堂、藏經閣等建筑陸續(xù)被拆除;90年代初期,舊城改造之際,拆除孔廟西面的西學宮和鄉(xiāng)賢祠,在曾經的原址上新建起文廟商場。?
2004年,孔廟破敗不堪,隨時可能坍塌。天水市秦州區(qū)人民政府成立維修工作領導小組,維修孔廟建筑,整治周邊環(huán)境,但是,竟然拆除了文廟的東西廡殿和大成殿東側的一棟附屬建筑,以及戟門東邊的一些古建筑。目前,天水孔廟僅存大成殿與戟門兩座古建筑。
?
在大成殿西側,新建的回廊內,安放著十一塊石碑。對孔廟周邊環(huán)境進行整治的過程中,先后發(fā)現(xiàn)七塊古代的石碑,加上原本散落堆放的幾塊石碑,共有十一塊碑,全部陳列于此。其中,只有一塊明代的石碑,其他均為清代的石碑。
?
在整個院落之中,除了大成殿、戟門和石碑以外,還幸存有兩株古柏和六株古槐。它們分布在大殿的左右兩側,樹齡約600多年,均為古樹名木,見證了天水文廟的繁華和衰落,也將見證這里未來的重新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