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翱翔——P-40戰(zhàn)鷹型號辨別(XP-40~P-40E)
第一次做型號多的戰(zhàn)機,如果有錯誤或許補充,歡迎來評論區(qū)討論

XP-40/P-40-CU/戰(zhàn)斧I
項目名為Model 75P,于1938.10.14首飛,使用每分鐘2950轉1060匹馬力的艾里遜V-1710-19型發(fā)動機,航空機槍在引擎上方的整流罩中,散熱器在主翼后下機身處一開始為整流罩和航空機槍只是個模型按在上面,隨后的P-40-CU(CU即寇蒂斯公司的縮寫)又安裝上了50口徑機槍,散熱器移動到機頭下方,引擎更換為2800轉1040匹馬力艾里遜V-1710-33型,正式生產版本尾輪能夠完全收入機身內,機翼每邊各增加一挺30口徑機槍,而出口于法國的H-81A(P-40-CU出口型號)則是改為法制單位(即公制單位)和油門加收方向倒置




P-40A
在型號指定上直接被跳過,P-40A也可以指生產序列號為40-326的一架P-40照相偵察機
P-40B/C
武備增加多一挺30口徑機槍在兩邊機翼,整流罩下方有稍微凸出,增加飛行員裝甲和擋風防彈玻璃,駕駛艙后窗加大并左邊增加了兩個加油口在上面,英軍的P-40B/戰(zhàn)斧II將30口徑機槍換為303口徑機槍,并有一桿照相槍在機翼上,P-40C/戰(zhàn)斧IIB增加了自封油箱,一個機腹掛架,可以掛一個52加侖的副油箱或500磅航彈




P-40D/E/E-1
引擎更換為3000轉1150匹馬力艾里遜V-1710-39型,槳葉轉軸中心與排氣管下邊齊平,起落架略微縮短,武備上除了訂單上560架中前20架小鷹I和僅僅生產了23架的P-40D是每邊機翼兩挺50口徑機槍,剩下的訂單上540架小鷹I都是每邊機翼三挺50口徑機槍,此外機槍有液壓供彈機以應付卡殼的通病,增加了六個翼下掛架以來掛載6發(fā)20磅航彈,P-40E則全部都每邊機翼有三挺50口徑機槍,后期生產發(fā)動機排氣管改為類似魚尾的外形以在夜間避免火光過大暴露,P-40E-1則是小鷹IA的美國名稱






特別型號
P-40雙引擎
有類似XF5F和XP-50的特點,在1940開始研發(fā),大約1942年有一個原型,用一個P-40C(41-13456)的機身和兩個V-1650-1發(fā)動機和兩個P-40F的發(fā)動機整流罩而組成的重型戰(zhàn)斗機



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