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蒸·阿小悲秋》從人物形象探究創(chuàng)作主旨
2019-12-01 17:49 作者:Seaweed-Lee | 我要投稿
通常對這篇文章的解析:1一個傭人勞碌的故事;2一個母性博愛的故事。
我的解讀是——張愛玲在寫底層女性的命運。寫形形色色的人——和張的創(chuàng)作一以貫之。
?
阿小有“蘇州姨娘的要強,受不了人家一點點眉高眼低”。于工作,盡職盡責。而且當李小姐提議置床單,阿小表現(xiàn)出對主人的維護。盡管主人生活糜爛,她是看不慣的。
阿小也是無知的,電話號碼總記錯,“他”“她”混淆,鄉(xiāng)下來信看不懂。說明阿小文化水平低。文化水平低必然帶來世界觀的狹隘。
阿小有底層人的不甘心。聽聞秀琴出嫁情況比自己好,對比自己結婚“不熱鬧”,心里是不爽的。雨夜聽到樓上吵架,不解“一百五十萬頂了房子來打架!才結婚了三天,沒有打架的理由呀!”反映在阿小的世界觀里,有錢等于好的生活,等于美滿的生活。阿小是奢望的。
對于有錢人的吵架,阿小給出答案——“除非是女人不規(guī)矩”。后面緊跟著“聯(lián)想到秀琴婆家給裝上了地板,不能不嫁”。阿小認為:當夫家給了重彩,女人不能不嫁。
在阿小的認知里,女性對于婚姻是沒有自主權的,于工作是需盡職盡責的,于家庭是要守規(guī)矩的。即女性對于命運只能認命。
?
題為“阿小悲秋”,阿小悲嘆自己勞碌瑣碎的生活,不甘心又無可奈何的認命。而作者悲嘆底層女性的無知、不反抗的命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