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不會主動表達怎么辦? 石家莊哪個醫(yī)院語言康復訓練做的好
星康、星康,自閉癥之窗;走進星康,走出自閉?!疚挠尚强底蚤]癥康復連鎖品牌編輯整理。
“孩子4歲了,已經(jīng)干預好幾個月了,仿說沒問題,可就是一直沒有主動性語言,這該怎么辦?”
這樣的情況總會讓家長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懷疑,不得不一邊糾結(jié)要不要停下,一邊又不甘心的嘗試。
語言的最終目的是溝通,仿說只是一個過渡階段,而一直卡在這個階段,孩子只會一味仿說,也會成為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問題,怎樣才能順利將仿說轉(zhuǎn)變?yōu)檎嬲墓δ苄哉Z言呢?下面星康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出語言,找星康

如何強化主動性語言的出現(xiàn)?
首先,認知理解和模仿是語言學習的基礎(chǔ)。
很多自閉癥兒童都經(jīng)過或長或短的仿說階段,這其實是為孩子日后的語言能力發(fā)展打基礎(chǔ)的時候,也是孩子口語學習的最初級步驟。
星康認為利用孩子的仿說能力來訓練主動表達是很好的一種輔助方式,在孩子理解的語匯基礎(chǔ)上教學仿說才是最有效的。孩子持續(xù)仿說的根本原因在于認知能力沒有跟上,也就是沒明白你的話的意思,當TA能力上來的時候,仿說的情形自然就減少了。
其次,以足夠的詞匯量為基礎(chǔ),才有可能出現(xiàn)主動語言。
從很多數(shù)據(jù)中可以知道,滿兩歲的寶寶可以聽懂200個語詞,大概有些孩子可以說50個語詞,所以從這看出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是開始從聽懂語言再到可以有意義的說話。一般而言,當孩子開始有意義的說話,當想表達或者表達需求的時候會對爸爸媽媽會說有實質(zhì)的爸爸媽媽,這就我們說的語匯期。

最后,父母還要創(chuàng)造需求情境,增加孩子提要求的機會與動機。
利用孩子的需求動機創(chuàng)造需求情境。比如:把強化物放在孩子能看見但夠不著的高處、放在孩子打不開的透明盒子里、帶鎖的抽屜里等,孩子想要又沒辦法得到必定會產(chǎn)生溝通動機,此時要求他用語言提要求。
比如把孩子喜歡的汽車玩具放進盒子里,然后打開盒蓋,問孩子“這是什么?”然后輔助TA說“汽車”,并把汽車遞給孩子。星康,快速出語言,讓孩子先開口。
逐漸讓孩子把“這是什么”和汽車聯(lián)系起來。然后,再在盒子里加入一樣“中性物”,不一定是孩子喜歡吃的或是玩的,可以對TA來說無所謂的東西,比如紙巾。然后家長問孩子“這是什么”然后輔助說“紙巾”再遞給孩子。如此反復訓練的目的是告訴孩子,碰到不知道名稱的東西可以問“這是什么”,從而促進TA主動發(fā)問的動機。
說到底,不論我們的孩子目前的語言能力如何,想提高孩子的主動語言,父母就得多和孩子說話。要想孩子提高快,父母就不能懶,嘴得勤說、勤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和孩子一邊玩一邊說,或是多給孩子進行看圖說話——這不僅有助于孩子的詞匯量的積累,更是讓孩子明白了語言的邏輯關(guān)系。當孩子的語感提高了,自然會有主動說話的能力和意愿。

如何讓孩子主動提要求?
首先,家長們要在生活中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可以主動提要求的機會(創(chuàng)造動機)。比如說,將孩子平時喜歡玩的玩具藏起來,鼓勵孩子對玩具或玩具的位置提要求,如:“媽媽,我的玩具去哪里了?”
或把孩子喜歡讀的書從書架下面的一層放到較高的第三層上,鼓勵孩子對書或大人的動作提要求,“媽媽,幫我拿一下我的書?!?/p>
也可以把孩子喜歡吃的零食從茶幾挪到廚房的櫥柜里,鼓勵孩子對零食、零食的位置或大人的動作提要求。
其次,家長們也可以在輔助強度或輔助時間上做調(diào)整。一開始可以給孩子適當?shù)恼Z言輔助(例如:“你要什么?。俊保?,在孩子的表現(xiàn)趨于穩(wěn)定后,則可以嘗試用只言片語進行輔助(例如:“你要____”)。
循序漸進,逐漸降低輔助強度,引導孩子的自發(fā)行為。又或者,家長可以在創(chuàng)造了動機之后,等待3秒鐘再給語言輔助,以此類推,把輔助時間逐漸延遲到5秒、8秒。
最后,從強化的角度上出發(fā)。家長可以采取“輔助自發(fā),區(qū)別對待”的原則。如果孩子“破天荒”地自發(fā)提要求了,家長要做的不僅僅局限于滿足孩子的要求,還需要進一步用聲音、笑容與愉快的情緒強化孩子的行為,例如:“哇,你真是太厲害了,有和媽媽主動講你要什么,媽媽立刻就知道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難的不是學習怎樣的知識、而是學會主動,要主動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