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教師證培訓班面試考試流程
一、注重互動,但是要避免過多的應用問答式的設計
“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在教學中的體現(xiàn)是增加老師與學生中的互動。那么在試講的過程中,沒有學生可以互動,如果需要學生回答的內容過多,試講的過程就會比較尷尬。
那么,在試講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減少問答式的表述設計。試講過程中老師可以使用引導性的語言進行引導,對于學生的回答做出一個預設。
二、授課內容的表述建議使用“總—分—總”
在試講過程中,對于知識點表述的邏輯性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遵循由淺到深的過程。
對于新知識的講授應該分為三個部分導入、展開、總結。導入部分是對課程的一個簡短的介紹,但是新課的知識點要包含在內,教學過程的表述一定要注意趣味性;展開部分是對引入部分的展開和擴充,是一節(jié)課程的核心部分;總結要清楚的說明白授課過程中所包含的知識點、以及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
以《茉莉花》為例,導入部分我們可以欣賞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的視頻,總的介紹《茉莉花》這首歌的一個背景,接下來就可以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展開,最后對歌曲《茉莉花》進行總結,對試講過程中涉及的的教學活動進行簡單的評價。
三、教學效果盡量用語言描述出來
試講是體現(xiàn)教學設計的一個過程,要盡可能的把教學效果展示出來,讓考官清楚的知道主講者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能力。
如我們可以結合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那么教學方法的應用在試講過程中就要有所體現(xiàn)。如,考生在試講過程中運用“語音創(chuàng)設情景”的教學方法,用減強的聲音表示減強、用減弱的聲音表示減弱;考生還可以用其他的一些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展示教學效果,如光線創(chuàng)設情境、美術創(chuàng)設情境、桌椅創(chuàng)設情境、音源創(chuàng)設情境。
四、趣味教學,減少理論知識的講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試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課程的趣味性,避免生搬硬套的講解音樂理論知識。
如講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不是簡單講解節(jié)拍和時值,可以結合達爾克羅茲的體態(tài)律動,聽音樂然后感受節(jié)拍的變化,老師再講解音符的節(jié)拍和時值。如《蝸牛與兩只黃鸝鳥》教學中的切分音,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節(jié)奏類型,比如說大臉貓時,我們可以故意把臉說的時間長一點,然后用手拍打節(jié)奏,說大臉---貓。讓學生自己對于切分有所感知,再次進行演唱時就把切分音的難度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