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區(qū)別對待?中高管的人才選拔上需要做到這3點

最近,一位 HR 朋友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情:
公司招聘一位營銷總監(jiān),好不容易搜尋到一位合適的人選,有大公司的背景,有從 0-1 市場拓展的經歷,履歷上也有量化的業(yè)績描述。
可沒想到,面試那天,按照公司正常的程序,需要應聘者先填寫《應聘登記表》再進入面試環(huán)節(jié),可這位候選人卻提出要和他們領導直接面談。
于是這位 HR 朋友去請示領導,耽擱了一些時間,最后仍然告知候選人公司需要按照正常的面試流程,要先填寫表格。候選人聽后婉拒,并憤然離開。
HR 朋友也陷入了迷惑:中高管的面試是否要和普通崗位區(qū)別對待呢?
這個案例中,你認為是 HR 的問題還是候選人的問題呢?以及 HR 在面試這類候選人時,需要注意什么?
一、面試相關信息提前共享
針對這個案例,HR 和候選人或許都沒有問題,因為站的角度不同。
HR 需要維護公司面試流程的合規(guī)性,而候選人則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不夠尊重和重視。
問題出在面試之前的溝通上。
因高管崗位的特殊性質,候選人大多是行業(yè)內的稀缺人才,所以在面試安排上 HR 需要注意:
01、提前溝通,充分尊重
比如我會在面試之前將公司的宣傳冊發(fā)對方了解,然后解答對方的一些問題,讓他對企業(yè)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
同時再告知對方我們的面試流程,一共幾輪,每一輪的面試官是什么職務,甚至姓什么都會提前告知對方。
面試體驗,并不是面試的過程中產生的,而是從面試前就已經開始了。
當對方還沒有來面試,就已經充分了解到企業(yè)可視化的信息,且接受到 HR 關于面試完整信息的介紹時,對方不僅能感受到企業(yè)的足夠誠意,也因這份充分尊重而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如果候選人在面試之前就已了解關于面試的完整信息,以及這么安排的原因,大多數(shù)優(yōu)秀候選人是能夠理解并愿意配合的。
好的企業(yè)一定是信息開放,這種開放不僅是對內部員工,更包括外部潛在的員工。
這種開放本身就是一種包容和尊重,也是對候選人面試的預期管理。
02、面試安排注重私密性
尤其是本地,同行的中高端候選人免不了相互認識,所以面試安排應盡量避免候選人之間碰面。
比如將面試時間錯開,或選擇在外面面試等等,盡量保持私密性,同時需要特別注意幫助候選人保密。
在保護商業(yè)機密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增進雙方的了解。
包括流程安排和銜接等方面,盡量從候選人角度出發(fā)進行必要的優(yōu)化,來提升對方的面試體驗。
比如案例的這種情況,如果在面試之前就已經充分溝通,對方來面試就說明是能夠接受公司的這種安排。
如果對方有特殊要求就可以提前溝通,即使先面試,合適的話再補充所需資料也未嘗不可。
所以,關鍵點不是流程本身,而是是否尊重人性,從人性的角度去設計和優(yōu)化企業(yè)的面試安排。
二、多種面試方法相結合
面試心理學家劉向明提到,他面試一個高管候選人,要面試九個小時,這還不包括前期的調查和后期的跟蹤。
為什么要面試九個小時?因為要做五組測試,分別是?“認知、成果、職責、能力、團隊”?五個維度的測試。
所以,沒有慧眼識人的天才面試官,都需要通過多種面試工具和方法結合來科學選拔人才。
首先在時間上要有所保證,一般面試時間至少在 45 分鐘到 1 個小時以上,崗位越重要,相對更復雜,所需要評估的信息也會更多。
其次,選擇適合的面試形式和方法,高端崗位,一定不適合采用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考察方式,更適合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形式。
通過心理測評,來了解其性格特質、個人風格、管理風格,以及通過行為訪談、STAR 面試法、公文筐測試、案例分析等等,提高面試的信度和效度。
另外,在正式場合,對于中高端崗位,閱歷豐富的候選人一般都會表現(xiàn)得很好。
那就可以在私下里,比如由老板帶著公司核心管理團隊一起與候選人吃頓飯,共同來觀察對方在非正式場合下的一些細節(jié)表現(xiàn)。
所以一般高管的面試輪次會比普通崗位更多一些,面試的形式也會更豐富和多樣性一些。
三、面試官團隊的
選取和考察點
鑒于崗位的特殊性,候選人無論是工作經驗還是閱歷相對都比較成熟,所以面試官的選取尤其重要。
一般來說,面試官由該崗位的直接上級、隔級領導以及最終決策人來擔任。
而高管崗位,依據(jù)崗位性質,除了企業(yè)總經理和人力資源總監(jiān)參與,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加上外部顧問或專家,進行綜合面試。
而在多人面試一人的過程中,各位面試官的明確分工和考察重點就很重要。
一方面不能過多給候選人造成感受上的壓迫,另一方面也讓整個面試過程顯得專業(yè)而有序。
比如人事總監(jiān)重點考察候選人過往經歷邏輯上的可信度、過往崗位的工作內容、職責、定位與本崗位的匹配度、以及求職動機的洞察。
而總經理或老板則更關心候選人對公司經營層面的戰(zhàn)略指標的理解力,以及價值觀的匹配。
那外部顧問或專家則可以就企業(yè)和行業(yè)特點設計綜合性更強的問題,以探查候選人經驗與資源的質量和價值,及其對行業(yè)的理解和洞見等。
例如:可以這么提問:“對于××行業(yè)來說,您認為理想的營銷成本比例、人工費比例各應該是多少?理由和判斷依據(jù)是什么?” “和××相比,××目前還是一個很小的品牌,為了提升在中國國內的品牌認知度,您有什么計劃?最關鍵的幾步是什么?”
綜合面試之后,再依針對性設置的案例分析和現(xiàn)場進行互動:比如向候選人呈現(xiàn)某個區(qū)域現(xiàn)實的拓展問題或管理問題,要求其梳理解決思路并對下一步整體做法給出方向。
所以,看似普通的面試安排、面試方法以及面試官的選取,對于中高管候選人來說,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進行再設計和全面考慮。
《從優(yōu)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 · 柯林斯說過:
“花精力激勵人基本上是在浪費時間。如果坐在你車上的人是合適的人,他們會自己激勵自己?!?/p>
所以,尤其在中高管的人才選拔上,企業(yè)花費再多時間、精力和金錢,都是值得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