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剛”(vajra)到“蔬菜”(vegetable)

????????在巴利語、梵語中,“金剛(石)”(vajira/vajra)和“閃電”是同一個字。古印度人相信,“金剛石”就是閃電的碎片變成的。
?
????????對古人來說,雷電大概是自然界中最強大、最恐怖的力量了——至今中國人詛咒發(fā)誓還說,我要是怎么樣,就“天打五雷轟”?。╚v^)
?

????????所以,古印歐人的天帝普遍以閃電為武器:宙斯(Zeus)、朱匹特(Jupiter)、奧?。∣din)、北歐雷神(Thor),etc. 古印度的天帝因陀羅(Indra)也不例外。因陀羅就是帝釋(Sakka),他騎白象、執(zhí)金剛杵(閃電),住在三十三天。佛教誕生后帝釋就被加持為護法神金剛手。這大概就是佛教中“金剛”象征的由來。
?
????????一般認為,是印度人最早發(fā)現(xiàn)和使用金剛石的。金剛(vajra)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梨俱吠陀》里。史詩《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中也有關(guān)于金剛石的記載。在古代,印度是世界上唯一出產(chǎn)金剛石的國度。直到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后,才第一次將金剛石帶到了歐洲。

????????在佛教經(jīng)典和佛教藝術(shù)中,“金剛”有著重要的象征意義。
????????但“金剛”的象征意義有一個發(fā)展過程。早期佛經(jīng)中較少使用“vajira”一詞,其語義也呈現(xiàn)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演化過程。
????????巴利文經(jīng)典中“vajira”的意義和用法五花八門:既有指“閃電”的,也有指作為寶石的“金剛石”;不少“vajira”是人(神)名,如:金剛手 (vajirapā?i)、金剛比丘尼(Vajirā bhikkhunī) 等;還有一個“金剛缽”(vajira patta),就是佛陀用的石飯缽。也有些“vajira”是比喻用法。

????????“金剛”的象征意義也并不統(tǒng)一。在《彌蘭陀問經(jīng)》里,那先比丘將“金剛”歸于普通寶石之列,說它們都比不上“轉(zhuǎn)輪王之摩尼珠”。在比喻用法中,既有“金剛喻心”、“可比金剛之勝智”、“金剛一樣的禪定”等正面比喻,也有以“金剛”比喻“所造之惡業(yè)”:“它摧毀了愚人,如同金剛粉碎了寶石。”?“惡業(yè)”象“金剛”一樣“堅固”。這對于習慣了以“金剛”作正面比喻的我們來說,是不是有點怪怪的呢?
?
????????順便說一下,大乘佛經(jīng)中所說的“七寶”(sapta ratnāni)有多個版本,其中包括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等,但就是沒有金剛石。金剛石太硬了,古印度人無法加工。所以,當時的金剛石都是自然形態(tài)的原石,缺乏現(xiàn)代切割鉆石的獨特光澤和強烈“火彩”。和其他寶石放在一起,未經(jīng)加工的金剛石看起來并不具特殊魅力。

????????梵語、巴利語的“vajra/vajira”(金剛)來自梵語字根“vaj”,意為“強壯” (be strong)。含有字根“vaj”的巴利語、梵語詞很多,其中有很多佛教名相,例如:
?
vajirapā?i:[Sk.vajrapā?i] 金剛手
vajirahattha,【陽】 手持鉆石權(quán)杖的,即:帝釋 (Sakka)。
vajira patta:金剛缽,就是佛陀用的石飯缽
vajrayāna:(梵) 金剛乘
vajradhatu:(梵) 金剛界
vajrakāya:(梵) 金剛身,即佛身
Vajracchedikā Praj?āpāramitā Sūtra:《金剛經(jīng)》,《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
Vajradhara:(梵) 金剛持,金剛總持
vajrāsana:(梵) (瑜伽)金剛跏趺坐,雷電座,

????????從梵語字根“vaj”再往前追溯,就是原始印歐語(PIE)詞根*weg-, 意思是“強壯、充滿活力”(to be strong)。據(jù)研究,PIE詞根“*weg-”與原始芬蘭-烏拉爾語(Proto-Finno-Uralic)的“*va?ara”相關(guān),后者意為“錘子、斧頭”(hammer, axe)。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雷公手中所持的也是“錘子”,這不知是否只是巧合呢?

?
????????“金剛”在英語中的同源詞舉例如下:
?
vigor (n.) 氣勢; 精力,活力; 強健; 有力行動
vigorous (adj.) 有力的; 精力充沛的; 充滿活力的; 朝氣蓬勃的
invigorate (v.) 使生氣勃勃,使精力充沛,使健壯
invigoration(n.)滋補; 鼓舞; 精力充沛; 健壯
wake (v.) 醒,醒來; 蘇醒,復活; 警覺; 弄醒,叫醒
waken (v.) 喚醒,弄醒; 使覺醒
awake (v.) 喚醒; 喚起; 覺悟;adj. 醒著的; 警惕的
awaken (v.) 喚醒,(使)覺醒;(使)意識到
vigil (n.) 守夜,熬夜; 節(jié)日(齋戒)前夜的守夜; 警戒,監(jiān)視; 不眠
vigilant (adj.) 機警; 警惕的,警覺的; 警戒的
vigilance (n.) 警惕; 警戒; <正>警覺; <醫(yī)>失眠癥
surveillance (n.) 盯梢,監(jiān)督; [法] 管制,監(jiān)視
watch (v.) 注視,注意; 看守,監(jiān)視; 守候(機會等); 密切注意
wait (v.) 等待; 等候; (尤指長期地) 希望; 盼望
waiter (n.) 服務(wù)員; 侍者; 托盤
waitress (n.) 女服務(wù)員; 女侍者
velocity (n.) ??? 速率,速度; 周轉(zhuǎn)率; 高速,快速; 參考:vahati: vehicle
vegetable (adj.) 蔬菜的; 植物的
vegetarian (n.) 素食者; 食草動物
vegetation (n.) 植物(總稱),草木; [醫(yī)] 贅生物,增殖體
vegetate (v.) 過單調(diào)呆板的生活; 植物似地生長; <醫(yī)>(瘤、疣等)長大
vegetable (n.) 蔬菜; 植物人
vegetarianism (n.) 素食,素食主義
vegetative (adj.) 植物的; 有關(guān)植物生長的; 有生長力的; 生活呆板單調(diào)
vegetal (adj.) 植物的; 生長的; 植物性的; 動植物共通的
reveille (n.) 起床號
bivouac (n.) 露營,野營,露營地
witch (n.) ??女巫,巫婆; <貶>討人嫌的丑女人; 迫害的對象
witchcraft (n.) 巫術(shù); 魔法
bewitch (v.) 對(某人)施魔法; 令(某人)心醉,入迷
Wicca (n.) 男巫,巫術(shù)崇拜,巫術(shù)迷信
wicked (adj.) 邪惡的; 缺德的; 惡劣的; 淘氣的,頑皮的

?
????????Vigor(活力)、vigilant(機警)、wake(醒)這些詞和“金剛”的語義聯(lián)系不難想象(可參考網(wǎng)上語源詞典)。但“vegetable”(蔬菜)這個詞就需要說明一下了。
?
????????很難想象“vegetable”竟然是“金剛”的同源詞。提起“蔬菜”,我們好象感覺沒有什么“活力”可言吧?而且,“vegetable”也是“植物人”的意思,這種人雖然還活著,但已沒有了意識,和死了差不多。
?
????????“蔬菜”(vegetable)的語義演化路徑是:強大、充滿活力→活躍、敏捷→旺盛生長→植物→蔬菜,如下所示:
?
PIE? ??? ?拉丁語? ?? ? 拉丁語? ?? ? 拉丁語? ? ?? ?古法語
*weg-? → vegere → vegetare → vegetabilis → vegetable
?
????????如果你種過菜,面對滿園“旺盛生長”的果蔬,你一定會感受到一枝一葉間的“強大生命力”吧?
?
????????下次你再吃蔬菜時,不妨聯(lián)想一下“金剛”,好好體會一下舌尖上的“生猛活力”吧?。╚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