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區(qū)成功舉辦“永遠的中華魂”系列“古樂圖騰專場民族音樂會”
“永遠的中華魂”系列“古樂圖騰專場民族音樂會”

11月23日晚,“永遠的中華魂”大型民族音樂系列活動“古樂圖騰專場民族音樂會”在福田區(qū)燕南路市文化館舉行,本次活動是由福田區(qū)宣傳部和福田區(qū)公共文化體育發(fā)展中心主辦,由福田區(qū)民族樂團、深圳市榮樂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和市文化館承辦。

據(jù)悉,這是“永遠的中華魂”系列民族音樂會第四場,之前分別在大家樂舞臺、星空劇場、東海廣場舉辦了三場,受到廣大市民的熱情歡迎。因為疫情關系,本次活動采用錄播的方式進行,之后再掛到網(wǎng)上播出。

中國有56個民族,民間民族樂器有700余種,本場演出匯集了中國許多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音樂,如瑤族舞曲,送我一支玫瑰花,春到珠穆朗瑪。也為大家呈現(xiàn)了很多罕見樂器如馬頭琴、三弦、笙,更有多種演繹形式,民族管弦樂、民樂重奏和獨奏。古老的樂曲演奏貫穿著華夏民族的魂,匯聚成“古樂圖騰”。

活動內容包羅萬象,青年演奏家韓靜的三弦獨奏《邊寨之夜》為我們呈現(xiàn)了作為物質文化遺產“三弦”的魅力;青年二胡演奏家金美子演繹《洪湖主題隨想曲》,娓娓道來了赤衛(wèi)隊對敵斗爭的畫面和對未來的暢想,表達了女英雄韓英大義凜然,為人民解放事業(yè)奉獻自己的決心;笛子齊奏《揚鞭催馬運糧忙》四位笛子演奏家——劉志敏、楊非、李智彬、葉欣怡完美呈現(xiàn)了豐收以后的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青年歌唱家典典的原創(chuàng)歌曲《卓瑪?shù)墓适隆烦隽送趼遒e先生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春到珠穆朗瑪》帶領我們披上清晨的萬道霞光,站在神秘的布達拉宮前,看見日夜奔流的雅魯藏布江。福田民族樂團用音樂帶領大家游歷中國大江南北,靈動的音符、華麗的表演、高亢激昂地歌唱著中華民族的“古樂圖騰”。
“永遠的中華魂”系列民族音樂會已經舉辦了四場,還會在福田舉辦兩場,通過不斷的演出,把福田民族樂團鑄造成一支高水準、高規(guī)格的藝術名片。弘揚民族音樂,弘揚正能量,讓民族音樂藝術更加貼近老百姓的生活,是我們的使命,也是福田民族樂團演奏家們的心聲。(張強 報道)
原標題:深圳市福田區(qū)成功舉辦“永遠的中華魂”系列“古樂圖騰專場民族音樂會”?
責編:煜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