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日本的動漫手辦比歐美系手辦人氣高,種類多?從動畫的角度我這么看


談到“手辦”,我想絕大多數(shù)的朋友都會想到日系手辦。日系手辦確實數(shù)量相當驚人。不是說美系的手辦沒有或者人氣不旺,美系手辦也有固定的玩家,和專門店進行販售,但是,和日系的廠子的手辦來比,我想種類和人氣應(yīng)該只能算是小眾了。

如果你去過秋葉原,你就會知道,日本的動漫角色手辦的種類和數(shù)量,多到令人發(fā)指的水平,好比我有一個朋友專門收集初音系列的手辦,單是初音未來原版的這一個角色,就收集有一個櫥窗50款以上的造型……這還只是初音未來這一個形象,更不用說,同系列V家的角色,可能有上百款造型。

美系的手辦也有專門店的,但即便在手辦之都秋葉原,也很難找到像日本動漫作品里角色手辦這么豐富的造型和類別。
這顯然和兩種不同文化的展開形式,用戶群,銷路,產(chǎn)業(yè)鏈,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簡單說,歐美的影視作品,并沒有選擇手辦這種周邊的方式來吸引玩家。但日本的動畫、漫畫、游戲,卻很適合,至少走出了自己的特點。
作為一個動畫黨,我就不從文化區(qū)別上來談為什么日本手辦會如此風靡,高過歐美的手辦,單從動畫、漫畫的表現(xiàn)形式去分析一些端倪。

一般的美系手辦角色來源于實拍影片,而實拍影片,和日式的動畫,在表現(xiàn)方式上有著巨大的區(qū)別。

實拍的影片你關(guān)注的是什么?演員的演技、顏值,動作的設(shè)計,畫面的效果,故事、劇情?嗯,都有,實拍電影的演繹,我認為達到的是一個整體的效果,比如經(jīng)常有朋友給我復述《復仇者聯(lián)盟》里的某個片段多么多么精彩,或者某段音樂,讓它回味無窮,這是實拍影片給人的感覺;

而對于日本動畫來說,畫本身就相當于演員的演技,并且,日本動畫和歐美的動畫不同,限幀的技法,讓畫面中更加關(guān)鍵的動作,經(jīng)過了原畫師的藝術(shù)加工,被放大和突出了,而相對來說,實拍影片里,畫面里的每一幀是平均的,即便可能有“子彈時間”或者升格來強化一些慢鏡頭,讓觀眾更加印象深刻,但總體來說,卻不會去在意演員所有的細節(jié)。
日式動畫就不一樣。日式動畫比起實拍電影更加突出靜幀的表現(xiàn)力,更加突出每一張畫的表現(xiàn)力,這是日本動畫,和歐美3D動畫,英雄漫畫,和實拍電影,CG電影非常大的差別,你很難在歐美的動畫里找到超長時間的靜幀,日式動畫里,不僅每秒畫面張數(shù)少,而且給人“卡頓感”的靜止畫面也要多得多,這一點,就很容易讓動畫迷,記住一些關(guān)鍵的動作,姿勢,和細節(jié)。
可以更加暴力的說,日式動畫表現(xiàn)力的核心魅力在于原畫,歐美的實拍電影,3DCG動畫的魅力,可能更趨向于整體感。
所以化作手辦之后,這種差異就很顯著。

美系手辦也有精美的造型,但不會如同日系的手辦這么豐富,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日系的手辦更加突出造型的美感,因為對于日系動漫角色來說,一個固定的造型也就是原畫魅力的再現(xiàn),是日系動畫表現(xiàn)力中最突出的地方,所以無論如何,日系的手辦會強調(diào)這個點。


所以很多日系的手辦,都是還原了劇中的經(jīng)典造型,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面,而所謂的“經(jīng)典造型”,還原的其實就是原畫帶來的魅力,原畫帶來的印象深刻,而不是電影里,演員的演技,顏值等……寫實的手辦,也說不上能還原出電影演員的表現(xiàn),只能說,他是一個不會動的模型,這就是美系手辦很大的差異。

所以很多寫實風格的美系手辦,都是做成可動結(jié)構(gòu)的,不是說日系沒有可動手辦,相對來說,尤其是美少女手辦來說,做成固定的結(jié)構(gòu)的還是更多的,因為為了做到模型師想還原的那個動作,固定造型是必不可少的?!傲艚o玩家可玩性”,對于還原這個角色的魅力,并沒有好處,因為,日式動畫靠著限幀的制作方式,靠著原畫把角色的魅力傳達給了觀眾,所以日系的手辦大都不需要做成可動,還原原畫的魅力,就是買日系手辦的玩家,最需要獲得的。

這也就解答了,為什么日系手辦,需要這么多造型的關(guān)系,為什么同一個角色,可以出這么多不同版本的手辦,因為每一個造型,都是對于原作中,某個原畫靜幀的還原,實拍電影,就很少去還原靜幀……因為它帶來的,是更加整體的感覺,而不是某個靜幀的效果。

其實,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宅男可以如此喜歡“紙片人老婆”,因為日式動畫靠著靜止畫面的造型,就征服了觀眾,而美系電視劇、電影,反而少了那些動態(tài)畫面以外,聯(lián)想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