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中的壓力||《親密關系》(第五版)閱讀筆記(十)
(一)關系評價
當我們知覺到他人的關系評價(他人認為與我們的關系之重要程度或親密程度)低于我們的期望時便會感到苦惱、受傷。受到拒絕所產生的情緒取決于我們期望他人接納我們的程度,以及他人接納或拒絕對于我們的意義。當我們期望他人接納我們,非常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時,拒絕會更令人痛苦。同時,即便別人既接納又喜歡我們,但達不到我們期望的程度,我們仍有可能受到傷害。
(二)感情創(chuàng)傷
當他人表現出對我們的拒絕時,不論程度如何,我們對自我價值的評價都會降低。他人溫和的拒絕帶來的感受通常和更大程度的拒絕一樣糟糕。當關系貶值,即他人對我們的尊重下降時,會讓人產生痛苦的感受。感情創(chuàng)傷非常類似于身體的傷痛。
關系貶值時,高憂慮被拋棄的人受到的傷害遠高于那些憂慮較低的人。高回避親密的人在他人回避時體驗到的痛苦較小,當你一開始就不希望和別人太親近時,拒絕帶來的傷害就較小。此外,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情的傷害。
(三)伴侶排斥
遭受身邊人的忽視、拒絕,便是拒斥。排斥者通常會認為排斥是一種懲罰伴侶、避免對抗或沖突后平復心情和低調處理的有效方式。但如果排斥人的伴侶保持沉默,被排斥的一方往往對受排斥的原因不得而知,他們體驗到的情感更多是憤怒、沮喪和傷害,而非內疚和后悔。
排斥威脅到了人最基本的社會性需要。面對人際拒絕,人的情感會變得遲鈍,并會開始做出愚笨、自我挫敗的選擇。受拒絕會讓人進入心理倦怠,讓人難以進行縝密的思考。被伴侶孤立之后,通常會讓人想要結交新的、更友好的朋友。遭遇冷遇時,高自尊的人比低自尊的人更可能結束與排斥者的關系,尋找更友好相處的新伴侶。而低自尊的人可能不會離開那些排斥他們的人,而是繼續(xù)接近并心存恨意。
(四)嫉妒
嫉妒包含傷害、憤怒和恐懼的情感體驗。如若認為伴侶不重視我們,對彼此的關系不夠忠誠,便會有受傷感,想到自己會被拋棄以及孤獨失落的未來,便會心生恐懼和焦慮。
1嫉妒的類型
(1)反應性嫉妒(reactive jealousy),人們在覺察到自己所珍視的親密關系面臨實際威脅時產生的嫉妒心理。
(2)懷疑性嫉妒(suspicious jealousy),伴侶沒有不端行為,由猜疑引起的嫉妒。
2易嫉妒的情況
(1)缺乏合意的替代伴侶。嫉妒的前提是對親密關系產生依賴。當人的替代伴侶不如意時,便會對當前伴侶產生很強的依賴。換而言之,有合意的替代伴侶的人不容易產生嫉妒,因為即便當前關系結束他們也能找到替代的。
(2)彼此的適配價值差距大。若伴侶一方比另一方條件更好,如外貌上更有吸引力、更富有或更有才華,較弱一方的適配價值就會較低。在親密關系中,如果覺得自身能力不足,達不到伴侶的期望,或擔心自己不是伴侶期待的理想對象,那他們更容易產生嫉妒。雖然大多數人都想得到理想的伴侶,但如果真的擁有了完美的伴侶,卻又會因為伴侶的優(yōu)秀而感受到威脅。
在親密關系中,既依賴關系又感到能力不足的人容易產生嫉妒:需要伴侶卻又擔心自己不夠優(yōu)秀無法留住伴侶。
(3)焦慮型/癡迷型依戀的人容易產生嫉妒。焦慮型依戀的人努力靠近伴侶,同時也總是擔心伴侶不會回以同等或更多的愛意。在依戀類型中,親密關系受威脅的影響最小的是回避型/疏離型的人。
(4)高神經質的人容易產生嫉妒。高神經質的人時常憂心忡忡,尤其容易產生嫉妒。
(5)傳統(tǒng)性別角色容易嫉妒。大丈夫式的男性和女子氣十足的女性比雙性化的人更容易嫉妒別人,與異性同事建立友誼都可能讓人嫉妒。這或許是因為傳統(tǒng)的親密關系準則更為嚴苛,對伴侶行為的規(guī)定較為死板,較少有改變的空間。
3嫉妒的對象
當朋友入侵我們的親密關系,會特別讓人厭恨。當伴侶透露出留戀前任時,也會讓人痛苦。具有較高適配價值或和我們旗鼓相當的情敵對親密關系的威脅最明顯,也最令人擔憂。
最強的情敵是那些在我們擅長的領域能夠勝過我們的人,如男性更嫉妒自信、強勢、果斷和富有的情敵,若僅是外貌英俊可能不太可能引起男性嫉妒;女性更嫉妒比自己漂亮的輕度,而不太會嫉妒強勢、富有的女人。
4嫉妒的緣由推測
從進化的觀點看,嫉妒能夠讓人守護住當前的伴侶,維系親密關系,更成功地繁衍后代,為早期人類生存提供生殖優(yōu)勢。
對男性而言,如果無法覺察伴侶的不貞行為,其演化成本(斷子絕孫)很高,于是自然選擇便會偏袒于對伴侶忠貞特別敏感的男性。由于只有女性能夠十分確定孩子是否是自己的,這種父系不確定使得男性比女性更警惕性生活的不貞。因而比起感情不忠,男性更害怕女性在肉體出軌。
對女性而言,如果不能覺察伴侶的不忠,那極有可能會面臨男性收回保護和庇佑子女資源的可能。所以比起性事不貞,女性更擔憂男性精神出軌。
當情敵和自己的伴侶是同性時,父系不確定便無關緊要,此種情況下那行和女性都同樣受到兩種不貞的威脅。不過有差別的是,男性認為女伴和另外的男人私通比與女人私通更糟糕,而女性則認為自己的男人與女性或男性私通都同樣可怕。
5嫉妒引起的反應
嫉妒可能引發(fā)消極的行為反應,如嫉妒者猛烈攻擊,以暴力行為或惡毒言辭報復伴侶亦或是反過來讓伴侶也嫉妒;暗中監(jiān)視伴侶,或詆毀、威脅情敵。嫉妒也可能引起積極的應對,如直截了當地表明自己的憂慮,和伴侶一起努力解決問題。
在依戀類型上,安全型或焦慮型依戀的人面對嫉妒更可能表達自己的擔憂并努力修復親密關系;回避型和恐懼型依戀的人則更可能假裝一切都還好或裝作一點不在乎。
實際上,嫉妒是伴侶希望擁有你但卻沒有信心能夠和你維持關系而產生的一種復雜痛苦體驗。當人的自我價值完全由特定親密關系決定時,嫉妒便會讓人失去理智。在臨床上,減少嫉妒的思路通常是:①減少悲慘、荒謬的想法,因為那些想法會夸大親密關系受到的威脅;②提升嫉妒者的自尊、自我價值感;③改善溝通技能,讓伴侶能清晰地表達期望。
(五)背叛
背叛是信任的人做出的討厭的、傷害人的行為,如不忠、說謊。背叛會讓關系貶值,表明他們不如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珍視親密關系。同時,背叛者也容易錯誤認為他人也有背叛動機而不太信任他人。背叛親密伴侶的人常常會因自利偏差低估其背叛行為造成的危害,讓被背叛著縮小背叛的后果。
面對背叛,有時伴侶會迫切地開展報復,如毀壞過去的信件和禮物,追求其他親密關系,毀謗中傷伴侶。但也有人會選擇寬恕。
(六)寬恕
寬恕是退出互相凌辱和指責的惡性循環(huán)的意愿,放棄了報復。寬恕能改善親密關系,寬恕者能享受到更多的幸福。相比于安全型的人,不安全型的人更不容易寬容,因為他們更多地沉溺在憤怒中。隨和性高的人能相對輕松寬恕別人,可能是因為他們很好地區(qū)分了責任和憤怒,他們不帶憤怒和敵意地讓背叛者承擔行為不端的責任。
來源:《親密關系》(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