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般比女人“走得早”,為啥?40歲后,一定要在意自己這三點
按照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從世界范圍來看,都是女人比男人更容易長壽,百歲以上的老人,也是女多男少。
數(shù)據(jù)沒有直觀印象,但就我個人具體的所見所聞來說,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nóng)村,確實是存在男人比女人“走得早”的現(xiàn)象。
對此,我比較感興趣,就看了很多資料,也觀察了一些人,慢慢就有所了解和確認(rèn)了。
我的結(jié)論是:
男人在過了40歲后,一定要在意自己的以下三點。

千萬不要低估精神壓力的重要性
人生在世,壓力是客觀存在,適度的壓力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壓力過大,那就容易給自己帶來持續(xù)的損害。
對一個男人而言,壓力來自內(nèi)外兩方面,一是社會環(huán)境、家庭和世俗等方面的影響,一是自己內(nèi)心的壓力,兩者相互作用,就容易把人推向崩潰的邊緣。
俗話說“三十不發(fā),四十不富”,一個男人如果三四十歲還沒有賺到一些錢,沒有買車買房,不僅社會上的圍觀者會指指點點,就是家人和親戚朋友也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你,讓你覺得很焦慮,很難受,很失敗。
然后你的內(nèi)心就很煎熬,給自己不斷增加壓力,讓精神很緊張,長此以往,生命力就會快速耗損,造成未老先衰的后果。
所謂中年危機,不要輕忽對待了,“危機”的程度不一樣,一不小心可能就是身心的徹底崩潰。

40歲后,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
無論男女,都逃不掉自然規(guī)律的支配,人的身體的規(guī)律就是盛極而衰,到了40歲左右,身體會處于鼎盛期,接著就是勢不可擋的衰退期。
但我們的大腦和思想還跟不上身體變化的節(jié)奏,很多人都是到了四五十歲還覺得自己很年輕,甚至有的人到了六十歲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沒有長大。
于是身心就分離了,很多事慢慢就會變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男人都不能接受自己“不行”的事實。
如果在這個階段不能認(rèn)真對待,還像年輕時候放縱自己的欲望,那就會透支自己未來的健康。
大家可以去醫(yī)院看看,多少男人都是在50歲前后身體出大毛病的?他們對自己太自信了,所以疏忽了身體的報警信號。

情感世界的荒蕪會給人帶來致命的打擊
我接觸過一些老人,他們其實不是不想活下去,而是客觀現(xiàn)實逼迫他們不能好好活,這真的是世間的一大悲劇。
我一直提醒自己,在跟老人打交道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他們的自尊。很多老人都會有“返童”現(xiàn)象,像小孩子一樣的自尊心,很敏感,很容易受傷害。
而老人的家人往往是不耐煩的,哪怕心里是掛念著老人,可態(tài)度上也不能一直保持良好。如果是那種只顧自己,把老人看成“無用、累贅”的子女,那老人是不可能做到安享晚年的。
有時候,男人“走得早”,不是因為身體不行了,而是情感世界的荒蕪讓他們失去了繼續(xù)活下去的勇氣。
當(dāng)一個人在潛意識里告訴自己“活著沒用,不如一死了之”的時候,他是很難活下去的。

給中年人的忠告
我建議中年人可以看看哲學(xué)書,或者讀一讀道家的經(jīng)典著作,要知道古往今來,人生從來都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不能奢求事事如意。
還是要看得破,想得開,人要學(xué)會自己消解壓力,給自己做思想工作,讓精神保持一個積極良好的狀態(tài),這也有利于目標(biāo)的達成。
另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身體的病患往往是起于萍末,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時候,無論是飲食起居,還是在工作、生活中,都要注意健康。當(dāng)然,所謂過猶不及,也不要過于追求養(yǎng)生和鍛煉了。
最重要的就是照顧好家人,對有緣遇到的人要好,不吝于付出善意,哪怕是吃一些小虧也無妨。要知道行善最樂,愛出者愛返,這都是對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完善,所以仁者壽。
相比男人,女人無論是從社會壓力上來說,還是在身體狀態(tài)上來說,都更具備長壽的條件,而且女性往往趨靜,忍耐力強,很多事都不執(zhí)著,不強求,因此女人容易比男人長壽,這也是男人要向女人學(xué)習(xí)的地方。
總之想開點,打破名韁利鎖,一念天地闊,萬事羽毛輕,生命是寶貴的饋贈,我們不妨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