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出高徒,堪比張儀蘇秦之才,縱橫春秋
戰(zhàn)國時期,張儀蘇秦之流,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縱橫捭闔諸侯間,動輒改變天下大勢,一時間風光無限。作為縱橫家能言善辯是必備的技能之一??墒谴蠹也恢呵飼r,子貢也是一個口齒伶俐之人,他一出口極具破壞力,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擾亂天下局勢。

子貢是孔子最喜愛和最親近的學生之一,名叫端木賜,子貢是他的字。子貢是孔子仁政學說的堅定捍衛(wèi)者,曾跟隨孔子周游列國,供以錢財上的資助,與孔子亦師亦友,創(chuàng)造出古代的師生典范。曾經有人問孔子,子貢是怎樣的人?孔子對曰:子貢善于辭令,口才很厲害。
曾經有人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跟誰學的,這和今日問是哪個學校畢業(yè)的一個意思,都是出于好奇,隨口一問。顯然子貢如果回答無師自通,多么沒面子。看子貢怎么回答的,他回答:“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國理念現(xiàn)在還在流傳,賢人能掌握重要的部分,普通人只能記住細枝末節(jié)。哪里都有文王、武王的思想,先生在哪都能學習,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弊迂暤幕卮鹂诓帕胬植皇C智,化解了尷尬,維護了孔子。

僅僅如果只是這些,只能說明子貢是個口齒伶俐之人,比不上縱橫家式的辯才,他能否經得住陽光下的考驗呢?下面的故事不提名字背景,你一定以為是戰(zhàn)國某位縱橫家的巧舌如簧呢?接下來,我來說說關于子貢口才好的故事。
要從齊國說起,當時齊國最有權勢的大夫田常想要叛亂,卻害怕高、國、鮑、晏等幾家大夫,所以想用他們的軍隊去攻打魯國,從而削弱其勢力。
孔子聽說這件事,對門下弟子們說:“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地方,是我們出生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危險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此時子貢挺身而出,請求前去救魯,孔子答應了他。

子貢就出發(fā)來到齊國,游說田常。他抓住田常想專制齊國迫切心情,勸說田常放過弱小的魯國,和強大的吳國對抗。如果戰(zhàn)勝吳國就能鞏固自己的勢力。如果不勝吳國,戰(zhàn)場上必能削弱高、國、鮑、晏幾家大夫的兵力,這是一個輸贏都對田常非常有利的對策,田常非常高興。但是田常表示,軍隊已開赴魯國,撤回攻吳怕反對派懷疑。于是子貢讓他先按兵不動,請示出使吳國,勸說吳王對齊用兵。
子貢又來到了吳國,抓住吳王夫差窮兵黷武,想稱霸中原的心理進行游說。子貢先對吳王說,齊國野心膨脹一旦吞并魯國,實力將會大增,嚴重影響吳國稱霸中原的進程。然后拋出了解決方案,讓吳王救援魯國打敗齊國,獲得扶弱濟困的好名聲,然后再進逼晉國,霸業(yè)可成。但是吳王怕背后的越國出來搞偷襲,表示先收拾越國以后,再北上解救魯國爭霸中原。于是子貢又請求出使越國,讓越國帶兵追隨吳王討伐齊國,解決吳王的后顧之憂。

越王勾踐聽說孔子的得意門生將要出使越國受寵若驚,讓人趕緊清掃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貢,又親自駕車到子貢下榻的賓館說:“我這個蠻夷國家,先生怎么屈尊光臨到這里來了!”子貢開門見山的說:“現(xiàn)在我已勸說吳王援救魯國攻打齊國,但是吳王不放心越國,說先攻下越國再說。像這樣,攻破越國是必然的了。勾踐聽后很是驚恐,說:“我曾不自量力,才和吳國交戰(zhàn),被圍困在會稽恨入骨髓,日夜想著復仇,只打算和吳王一塊兒拼死,這就是我的愿望。”于是問子貢怎么辦。
子貢隨即給勾踐提出了解決方案,讓越國裝孫子,請求跟隨吳王去攻打齊國,如果戰(zhàn)勝不了齊國,這是越國的福氣。如果戰(zhàn)勝了齊國,肯定又得去和晉國爭霸,這樣吳國就被拖進了戰(zhàn)爭的泥沼,到時候越國想怎么收拾吳國都行
勾踐臥薪嘗膽數(shù)年,只為有朝一日能滅了吳國,聽子貢這一萬全之策后大喜,賞賜子貢大量錢財,被他謝絕了。越王隨即派文種出使吳國,表示我們越國愿意出全國兵力三千,協(xié)助吳國攻齊,指哪打哪絕不含糊。吳國沒了后顧之憂愁,馬上派兵直奔齊國而去。

子貢離開吳國又前往晉國,對晉國國君說:“我聽說,不事先謀劃好計策,就不能應付突然來的變化,不事先治理好軍隊,就不能戰(zhàn)勝敵人?,F(xiàn)在齊國和吳國即將開戰(zhàn),如果這場戰(zhàn)爭吳國不能取得勝利,越國必定會趁機擾亂他。如果吳國戰(zhàn)勝齊國,那么吳王一定會帶他的軍隊逼近晉國?!睍x非??只?,說:“那該怎么辦呢?”子貢說:“準備好武器,休養(yǎng)兵士,等著吳軍的到來?!睍x君依照他的話做了。
子貢出使齊、吳、越、晉四國后 ,回到了魯國,就等著預料事情的發(fā)生。
吳王果然和齊國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齊軍打得大敗,不肯班師回國,果然帶兵逼近晉國,和晉國人在黃池相遇。吳晉兩國爭雄,晉國人攻擊吳國,大敗吳軍。越王聽到吳軍慘敗的消息,馬上去襲擊空虛的吳國。吳王聽到這個消息,離開晉國返回吳國,和越國軍隊多次戰(zhàn)斗都失敗了,最后越軍包圍了吳王宮,吳王夫差自殺身亡,吳國滅亡,越國最后稱霸在春秋的舞臺上,勾踐臥薪嘗膽成為千古勵志美談。

孔子雖然不受魯國君主的待見,但是他忠于自己的祖國,時刻關心國際局勢。子貢為了保住魯國,親自充當說客,用自己的智慧和雄辯的口才,用很短的時間游說齊、吳、越、晉四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保住了魯國。從而達成亂齊、破吳、強晉、霸越。
真是一副好舌頭走遍世界都不怕,比起張儀蘇秦毫不遜色。這也說明春秋已經有了縱橫家的身影,國際局勢即將進入戰(zhàn)國。最后允許我感嘆一句,名師出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