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代表性的南京特色小吃(九)
? ? 前面連續(xù)八期給大家介紹了南京特色小吃中的鴨血粉絲湯、鹽水鴨、蟹黃湯包、鴨油酥燒餅、牛肉鍋貼、桂花糖芋苗,梅花糕、桂花糯米藕、皮肚面、狀元豆、六合珠子、六合豬頭肉、瓜埠賴月餅、什錦豆腐澇、青團子和橋林茶干等十數種南京小吃。小編今天繼續(xù)為大家介紹南京地道經典的特色美食。

? ??蒸兒糕是南京的傳統(tǒng)名點,屬于金陵小吃,在兩層白糕中間夾著一層薄薄的芝麻糖,聞起來一股淡淡的米粉清香,吃起來軟糯又不失嚼勁。蒸兒糕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因此受到平民百姓的歡迎,也鑄就了當時早餐業(yè)的輝煌。
? ? ?賣糕人一副挑子,一頭盛米粉,一頭是小火爐,現加工、蒸熟,熱騰騰的。蒸筒下是泥土做的小風爐,爐膛里燃燒著那劈好的一段段的木柴,爐中熠熠小火始終不熄。米粉放在小盆里,用潔白的紗布蓋著,賣糕人都是用蚌殼來鏟米粉,是非常刷刮的,蒸糕速度很快,蒸熟一塊不到一分鐘。蒸兒糕一般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把糖夾在糕中,用干凈的小布巾壓扁,吃起來香甜可口,也很有咬勁,吃上幾個就能填飽肚子;另一種是加糖、油沖泡,調和成糊狀,很適合老年人和嬰幼兒食用。那時有的做母親的奶水不足,都是以此糕做為輔助食品。過去的小孩除了吃奶外,差不多都是吃著蒸兒糕長大的。而且個個白凈肥胖結實。多少南京人小時候在放學路上,買一塊蒸兒糕吃,別提多幸福了,蒸兒糕已成為南京人多少年也抹不去的記憶。?
?
十八、酒釀餅
?

? ? 酒釀餅原是江蘇蘇州地方傳統(tǒng)名點,春季的時令點心,外觀和小月餅相似,面是用清酒釀來發(fā)的,由于氣候的原因,往往只適合賣一季,最佳的品嘗時節(jié)是在清明前后。酒釀餅有葷、素之分,品種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味。酒釀餅以熱食為佳,特點是甜肥軟韌,油潤晶瑩,色澤鮮艷,滋味分明。酒釀餅因而在南京也大受歡迎。
? ? 傳說元朝末年,蘇州人張士誠(1321年---1367年),因為誤傷人命,他帶了老母逃命,當時正逢寒食節(jié),又無處可以乞討,幾天沒有進食了。他的老母餓得暈了過去,張士誠見母親就要被餓死而泣不成聲。一位老伯見張士誠很孝順,覺得這對母子十分可憐,用家中僅有的幾個酒糟做了餅給了他,張士誠的娘就得救了。
? ? 幾年后,張士誠在蘇州造反稱王,想起當時的救命恩人,為了不忘記此事,張士誠下令寒食節(jié)吃酒糟餅,名叫“救娘餅”。后來張士誠又被朱元璋活捉,在押往應天府的路上自盡。當時沒有人再敢叫那餅為“救娘餅”,可是蘇州人對張士誠還是很有感情,悄悄把“救娘餅”改叫“酒釀餅”。至今蘇州人春天還有吃“酒釀餅“的習俗。
? ? ?小編已陸續(xù)為大家介紹了南京地方的特色美食,感謝大家的支持,后面還將繼續(xù)為大家介紹南京其它特色美食,請關注我,每天都會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