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9.37 客觀實在
【本文轉載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僅供學習參考】
37、客觀實在
? 是物質的唯一特性,是物質確確實實存在著的客觀標志。它是指獨立于人們的意識之外、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物質世界或自然界。對什么是實在,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不同的哲學派別持有截然相反的觀點。唯心主義認為真正的實在是“絕對精神”、意識、感覺、概念等等,它們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物質的東西只是作為第二性的、派生的,是從“觀念”這個本原中產生出來的東西而存在著的。唯物主義特別是辯證唯物主義則認為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它不依賴于人們的意識、感覺而客觀地存在著,但它又是能為人的意識所感覺到的,并能為人們的意識所反映,感覺、意識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列寧說:“對象、物、物體是在我們之外、不依賴于我們而存在著的,我們的感覺是外部世界的映象。這個結論是由一切人在生動的人類實踐中作出來的,唯物主義自覺地把這個結論作為自己認識論的基礎。”[i]客觀的物質世界及其規(guī)律性就是客觀實在。
注:
[i]《列寧選集》第2卷,第101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