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死后我們將不存在,那還會有其它生命嗎?答案:有的
新研究表明沒有任何生命會在太陽死亡后存活下來--但新的生命可能會誕生
生命能在一顆死亡的恒星周圍開花結果嗎?一項新的研究提供了希望。

太陽的恒星風每天都在與地球的磁場發(fā)生沖突。我們的星球正領先這場戰(zhàn)斗--目前是這樣。(圖片來源:NASA)
當?shù)厍蛟谔栂抵泻叫袝r,并不是一切都稱心如意;每一次被稱為太陽風的高溫帶電粒子的洪流從太陽中涌出,以大約100萬英里/小時(160萬公里/小時)的速度撞向我們的星球。
對我們來說,幸運的是,地球的磁屏蔽偏轉并抵擋住了這些最嚴酷的風,只允許溫暖的微風穿透地球的大氣。這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燈光秀--北極光和南極光,當失控的太陽粒子落向地球的磁極時,它們在天空中發(fā)出閃爍的微光。

就目前而言這是個不錯的局面。但是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星球的磁屏蔽可能并不總是那么強大--隨著我們的局域恒星接近其最終的死亡,太陽風只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在7月21日發(fā)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一項研究中,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小組計算了太陽風的強度在未來50億年左右的時間里將如何演變,當我們的恒星耗盡氫氣燃料燃燒并膨脹成一個巨大的紅巨星。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到那時,太陽風將變得非常強大,以至于它將把地球的磁屏蔽層侵蝕得一干二凈。從那時起,這個星球的大部分大氣層將被吹到太空中--隨之而來的是所有剩余的對嚴酷的恒星輻射的防御。

作者認為地球上任何設法存活下去的生命都將被迅速消滅。
"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愛爾蘭都柏林圣三一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阿琳娜-維多托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知道過去太陽風侵蝕了火星的大氣層,與地球不同的是火星沒有大規(guī)模的磁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未來的太陽風即使對那些有磁場保護的行星也可能有同樣的破壞性。"

太陽最后的一點呼吸
幾十億年后,我們的太陽(像宇宙中所有的恒星一樣)最終將耗盡為其核心核反應提供燃料的氫。沒有這種燃料,太陽的核心將在其自身的引力下開始收縮,而恒星的外層則開始膨脹。最終,太陽將成為一個紅巨星--一個巨大的紅色球體,其半徑超出其目前的邊界數(shù)百萬英里。
隨著太陽外層大氣的膨脹,它將穿過其路徑上的每個行星。水星和金星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會被湮滅--根據(jù)美國宇航局的說法,地球也可能被湮滅。

經過十幾億年的膨脹,太陽將坍塌萎縮成一個干癟的白矮星,在光亮完全熄滅之前,還會黯淡地燃燒幾十億年。
如果地球能夠在太陽轉變?yōu)榧t巨星那猛烈的過程中幸存下來,我們的星球將被留在一個與今天截然不同的太陽系中。根據(jù)美國宇航局的說法,隨著太陽核心的收縮,它對行星的引力將減弱,導致任何沒有被吞噬的行星漂移到離太陽大約兩倍的地方。從紅巨星太陽中滲出的輻射也將比現(xiàn)在強烈得多。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想知道這種輻射會有多強烈,地球的磁層能否在這種沖擊下生存下來。在他們的工作中,研究人員對來自11種不同類型的恒星的風進行了建模,這些恒星的質量從1到7倍于太陽的質量不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隨著太陽直徑在其生命末期的擴大,太陽風的速度和密度將瘋狂波動,交替地擴大和收縮任何附近行星的磁場。

作者在他們的研究中寫道,不過最終在模型中每個行星的磁層總是被風的強度所 "摧毀"。研究人員說,一顆行星在整個恒星演化過程中保持其磁場的唯一方法是,該行星的磁場比現(xiàn)在的木星強100倍--或者比地球強1000多倍。
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國華威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迪米特里-維拉斯在聲明中說:"這項研究表明,在恒星演化的整個階段,行星很難保持其保護性磁層?!?/p>
這項研究除了以有趣的知識提醒人們地球上的生命注定是要滅亡的之外還對尋找外星生命有著重要意義。一些天文學家認為,白矮星有可能在其軌道上承載著可居住的行星,部分原因是這些 "死 "恒星不產生太陽風。因此,研究人員寫道,如果在白矮星周圍的類地行星上確實存在生命,那么這類生命一定是在該恒星劇烈的紅巨星階段結束后進化的。

換句話說,任何星球上的生命都極不可能在太陽死亡后存活下來--但是一旦太陽萎縮并停止其猛烈的風,新的生命就可能從以往的灰燼中涌現(xiàn)。因此,現(xiàn)在的風可能對我們不利,但有一天它將消失。希望對宇宙中的一些世界來說,這意味著新生命和新啟航。
BY: Brandon Speckto
FY: 詩涵詩涵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