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CSCO指南會丨膽道惡性腫瘤專場解讀
CSCO指南是先于NCCN指南將肝細胞癌和膽道惡性腫瘤分開的,此次,肝癌指南要等5月份之后再更新調(diào)整,此次更新的是膽道惡性腫瘤。
2023年CSCO膽道惡性腫瘤診療指南更新解讀的還是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周軍教授,一如既往的穩(wěn)健臺風,侃侃而談。
在更新解讀2023年CSCO指南前,首先回顧了2022年CSCO指南更新要點。值得回顧的肯定是TOPAZ-1研究,奠定了免疫聯(lián)合方案在aBTC一線系統(tǒng)治療領域的地位,也在逐步改寫aBTC系統(tǒng)治療的新標準新格局。除此之外,BTC領域的精準靶向治療藥物,在2022年CSCO指南上就有所更新。
#?TOPAZ-1研究OS數(shù)據(jù)更新? 晚期BTC? 度伐利尤單抗+化療?
背景
晚期BTC是一種罕見的異質(zhì)性癌癥,預后較差。在對TOPAZ-1(NCT03875235)進行預先計劃的中期分析(數(shù)據(jù)截止日期為2021年8月11日)時,與PBO+GC相比,D+GC顯著改善了BTC晚期患者的OS(風HR,0.80;95% CI,0.66-0.97;p=0.021);
此次大會報告了TOPAZ-1更新的OS數(shù)據(jù)和安全性分析。
研究設計
結果
在數(shù)據(jù)截止日期(2022年2月25日),685名患者被隨機分為D+GC組(n=341)或PBO+GC(n=344)。隨訪中位時間為23.4個月(20.6-25.2)和 22.4個月(21.4-23.8)。
mOS:與安慰劑+GemCis組相比,Durvalumab+GemCis顯著改善mOS(12.9月vs 11.3月,HR,0.76;95% CI,0.64-0.91)。
OS-HRs(95%CI)支持Durvalumab+GemCis方案在所有預先指定的亞組中都是更為獲益的(初始不可切,0.79 [0.65-0.95];復發(fā),0.76 [0.49-1.20], 原發(fā)腫瘤位置(肝內(nèi)膽管癌,0.78 [0.62-0.99]; 肝外膽管癌, 0.61 [0.41-0.91];? 膽囊癌 0.90 [0.64-1.25])。PD-L1(腫瘤面積陽性率[TAP] ≥ 1%,0.75[0.60-0.93];TAP<1%,0-79[0.58-1.09])。
12個月、18個月和24個月時的OS率(D+GC vs PBO+GC)分別為54.3%vs 47.1%、34.8%vs 24.1%和23.6%vs 11.5%。
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D+GC vs PBO+GC)為:60.9% vs ?63.5%;任何研究藥物導致研究終止的TRAE為:8.9% vs ?11.4%
結論
與PBO相比,D+GC繼續(xù)顯示出具有臨床意義的獲益,在亞組分析中也是如此,并且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其安全性可管理,進一步支持D+GC作為晚期BTC患者的新一線治療標準。
2023版最大的更新要點肯定是基于Keynote966研究,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順鉑加吉西他濱,也成功實現(xiàn)了III期陽性結果。具體研究結果轉(zhuǎn)看:柳葉刀丨KN966研究: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化療治療晚期膽道腫瘤
總計入組的患者量過千,帕博利珠單抗+Gem/Cis組為533人,安慰劑+Gem/Cis組為536人。要遠多于TOPAZ-1研究的入組樣本量(685名患者被隨機分為D+GC組(n=341)或PBO+GC(n=344))
患者基線水平分析,亞裔人數(shù)占比接近一半,與白人的比例相當。肝內(nèi)膽管癌的比例分別為60%和58%,遠高于肝外膽管癌和膽囊癌。分期狀態(tài),轉(zhuǎn)移性患者比例分別為89%和88%。局部晚期患者分別為11%和12%。PD-L1 CPS ≥1的患者比例都為68%。
最終分析時的總生存期,帕博利珠單抗+Gem/Cis組mOS為12.7(11.5-13.6)m,安慰劑+Gem/Cis組mOS為10.9(9.9-11.6)m。HR 0.83 (95% Cl,0.72-0.95)p=0.0034,低于p=0.0200的顯著性界限。
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ICC一如既往的免疫獲益高于GBC和肝外膽管癌。
在接受治療的人群中,帕博利珠單抗組529名參與者中的420人(79%)和安慰劑組534人中的400人(75%)的最大不良事件等級為3-4級;帕博利珠單抗組369名(70%)參與者和安慰劑組367名(69%)參與者出現(xiàn)了3至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帕博利珠單抗組有31名(6%)參與者和安慰劑組有49名(9%)參與者死于不良事件,其中帕博利珠單抗組中有8名(2%)和安慰劑組中有3名(1%)參與者死于治療相關不良事件。
化療方案療效提升嘗試:吉西他濱+順鉑+白蛋白紫杉醇
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吉西他濱+順鉑+白蛋白紫杉醇(GCN)對比吉西他濱+順鉑(GC)組,從數(shù)值上來看,膽囊癌的OS和PFS獲益程度要遠高于肝內(nèi)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但由于數(shù)量太少,無統(tǒng)計學差異。
近年來,BTC的精準靶向治療藥物進展迅速,IDH1、RET、FGFR等靶點都是獲益靶點。DS-8201在Her2陽性BTC領域也有研究報道。BTC亞型的基因突變,在很大程度上是重疊的,但iCCA的IDH1/2突變頻率很高(10-22%),在10-15%的患者中幾乎只發(fā)生FGFR2融合。靶向治療在ICC進展緩慢,2020年4月,F(xiàn)DA加速批準Pemigatinib(FGFR1-3抑制劑,佩米替尼,Incyte公司研發(fā))上市,開啟了ICC靶向治療的新時代。2022年3月,佩米替尼又獲NMPA批準。但目前價格較貴,患者負擔壓力較重。但無疑也是ICC領域靶向治療的突破。
?BTC系統(tǒng)治療時間軸
2023年V1版膽管癌NCCN指南也與時俱進,對BTC的靶點突變頻率及相關靶向藥物進展進行了更新。
二線治療:Her2陽性人群,德喜曲妥珠單抗(2A類 II 級)?
二線治療:RET融合突變:普拉替尼/塞普替尼 (2B 類 II級)?
二線治療:艾伏尼布 1A類 II級?--- 1級 ?
雖然總體而言,BTC是相對罕見腫瘤,約占整個消化道腫瘤的3%,但相較于肝細胞癌,膽道惡性腫瘤,在免疫和精準靶向藥物領域進展同樣迅速,且基因突變型的靶向治療進展(IDH1/2、FGFR2)要快于肝細胞癌。
既往的BTC治療,還是以吉西他濱為主的化療方案:吉西他濱+順鉑、吉西他濱+奧沙利鉑,直到TOPAZ-1(NCT03875235)研究,實現(xiàn)了免疫聯(lián)合化療方案在晚期BTC一線治療的突破。該研究是全球第一個評估晚期BTC一線免疫療法+GemCis的III期研究。Keynote966研究的成功,帕博利珠單抗聯(lián)合GC方案獲得陽性結果,將進一步改變BTC系統(tǒng)治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