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會逃往海外,建立了國家,面積比兩個日本大,至今仍說漢語
地震高岡,一脈溪水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催^《鹿鼎記》的對這兩句暗號不會陌生吧!“反清復明”天地會的暗語,對大清朝是極大的威脅。
天地會是為了匡扶大明,反對滿族建立的清朝,在民間建立的組織。大清朝剛剛建立不久,內憂外患,對天地會并沒完全鏟除。

天地會余孽逃往了國外,甚至還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天地會成員建立的國家面積比兩個日本還要大,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天地會經歷了什么,最后又有怎樣的結局呢?
被清政府打壓天地會各處分散
順治帝入駐中原建立大清王朝,一個以滿族為統(tǒng)治的朝代拔地而起。清軍入關后,對漢族文化進行了強烈打擊,要求男的剃頭,穿長服。
對于人口眾多的漢族來講這是極大的侮辱。有些民間組織便開始了“反清復明”運動,企圖推翻清朝的統(tǒng)治,恢復漢族人的權利。

“反清復明”的組織逐漸強大,從幾百人發(fā)展為上千人。他們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建立了天地會。康熙十三年天地會在民間建立,各地都有天地會的黨羽。
雖然天地會人數眾多,但是并無嚴格的組織系統(tǒng)。天地會的成員是由手游好閑的無業(yè)者、農民、底層百姓組成的雜亂組織。對于康熙盛世而言,根本掀不起什么風浪。
康熙時期的天地會更像是民間的黑幫組織,對朝廷沒有任何威脅。所以康熙時期對此組織壓根不在意,也沒有上報過關于此組織的事情。

大清朝廷第一次聽說“天地會”還是在乾隆五十一年。乾隆皇帝收到福建總督的奏章,請求派兵去臺灣地區(qū)鎮(zhèn)壓民間暴動。
乾隆開始并未當回事,直到臺灣地區(qū)的民變持續(xù)了多年之久。乾隆先后派出了十萬兵力,花費了數十萬兩白銀才將其鎮(zhèn)壓。天地會開始被朝廷重視,但是其根深蒂固,很難鏟除。
天地會涉及多個地區(qū),有多個門派系別。經過數十年的發(fā)展,天地會的力量不是隨便就能鏟除干凈的,這也成為了清政府最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