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爐的工作原理以及工藝流程
在國內環(huán)保要求愈加嚴格的今天,日常生活和工業(yè)制造中產生各類不同的廢物(固體廢物、液體廢物、氣體廢物)。焚燒爐大部分使用場景是處理廢物,那么焚燒爐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規(guī)范的工藝流程是怎樣?下面小編就以生活垃圾焚燒爐的常見的工藝流程進行簡單講解。
一、 預處理流程
由垃圾清運車收集過來的生活垃圾,傾倒至垃圾儲存池內。液壓推桿裝置將垃圾推送至焚燒爐的提升斗。
提升機將垃圾送至一燃室上方的密封裝置內,待燃燒室內垃圾燃燒殆盡后,投入燃燒室中。二道爐門設計,全程負壓運行,確保有害氣體不外泄。
二、 焚燒流程
垃圾在一燃室內中溫、缺氧的條件下受熱分解,是物料中的大顆粒揮發(fā)性分子從大顆粒的固體變成小分子的可燃氣體。隨后進入二燃室。
二燃室為立式結構,采用上進下出的煙氣流動方式,運行溫度850-1000℃,煙氣在二燃室的停留時間>2s。上部設有自動復位防爆裝置及應急煙囪。
三、 煙氣凈化流程
煙氣凈化系統(tǒng)由煙氣脫硝系統(tǒng)、急冷除酸塔、布袋除塵器及活性碳床組成。
煙氣脫硝系統(tǒng)采用SNCR脫硝工藝,SNCR工藝是一個燃燒后高溫脫硝工藝,即在二燃室(850-1000℃)噴入尿素溶液,使尿素在高溫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成NH3并與煙氣中的NOx進行還原反應生成N?和CO2及H?O,達到去除煙氣中的NOX作用,該工藝的優(yōu)點是還原劑配制容易,運行平穩(wěn)安全且成本較低。
急冷除酸塔由316L耐腐蝕不銹鋼制作,冷卻液采用NaOH堿性溶液,堿液經防腐泵加壓后進入急冷除酸塔,通過316L不銹鋼防堵塞噴頭噴射霧化,霧化顆粒小,與煙氣的接觸面積大,降溫迅速,噴射后的堿液經塔下部排入沉淀池,經沉淀后進入堿液池循環(huán)利用,無二次污染。塔進口溫度600℃左右,出口溫度150℃左右,煙氣在塔內急冷段的停留時間<1s,使煙氣迅速跨過二噁英生成的溫度段(400-200℃),有效遏制二噁英生成,由于采用NaOH堿性冷卻液,故在煙氣迅速冷卻的同時,能有效去除煙氣中的酸性氣體(如HC1、SO?、NOx等)。
布袋除塵器內置可在160-200℃環(huán)境下工作的耐高溫濾袋,且具有自動反吹功能,除塵效率高,適應性強,工作穩(wěn)定可靠。反吹過濾的粉塵屬危險廢物,應送到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處置。
活性碳床內部填裝顆粒狀活性炭,流通面積大,運行阻力小,主要用于吸附煙氣中殘余二噁英、重金屬、異味等有害物質,確保煙氣達標排放。
煙氣經過凈化系統(tǒng)處理后,后由引風機抽至煙囪排放至大氣。
焚燒爐的工藝流程便是如此,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焚燒爐的詳細信息,可在下方留言,我們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