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游戲》爆火世界后,卻被指“抄襲”日本文化,能火的確很奇怪!
導(dǎo)讀:網(wǎng)飛出品的動畫相信二次元的阿宅們并不陌生,雖然一部分制作得并不一定多好,但是劇情卻都十分高能。
比如今年的《天空侵犯》和《終末的女武神》,即使被很多人質(zhì)疑制作質(zhì)量不高,但是熱度卻不低。

而在9月份,韓國的電視劇《魷魚游戲》開播,同步網(wǎng)飛上線國際平臺,短短幾個月時間,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直接火爆全球。
對于韓國而言,這種影視劇軟文化的輸出可以說是取得了一次極大的成績。
可能正是印證了那句話,人紅是非多,近期《魷魚游戲》被指抄襲日本文化。
那么,《魷魚游戲》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為何能夠在引來如此大的風(fēng)波呢?
《魷魚游戲》的劇情

《魷魚游戲》主要講述一些生活在高等階層的資本家,用金錢和權(quán)利作為娛樂,控制著一些生活中不如意的底層人而進行游戲。
而這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基本上都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難以生存下去的人,要么欠下巨額外債、要么都是亡命之徒。

巨大的金錢利益,吸引著這一群人參加到資本家的游戲中,而在游戲中被淘汰的人,就會被無情殺害,直到最后存活的只剩一人。
雖然這場有錢人的娛樂游戲背景是在現(xiàn)代世界,但是他們卻能夠超脫律法,以人命為玩樂。

只有男主,是所有游戲者中保存著人性且存活到了最后的人,在全劇中的形象也十分地突出。
這種故事劇情可以說是非常高能的存在,能夠吸引到觀眾群體也無可厚非。

可能很多人會想,什么時候我們能夠出一部這樣有國際熱度的作品,那就不要想了,
像《魷魚游戲》這種電視劇基本上無緣在我們國內(nèi)上線。畢竟對于我們的大環(huán)境來說,該劇顯然有著很多地方都觸碰到禁區(qū)。
《魷魚游戲》被指“抄襲”

《魷魚游戲》在國際上的熱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就在《魷魚游戲》余熱還未散去的時候。
日本駐韓國首爾分社的社長鈴木壯太郎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魷魚游戲》中有著很多日本文化的縮影。

《魷魚游戲》劇情中的那些生存類游戲,雖然韓國宣稱是取自自家孩童們小孩子玩的游戲,但是實際上都來源于日本。
比如“木槿花開花了”和日本的游戲“不倒翁跌倒了”形式相同,就連音樂的旋律也近乎相似。

甚至還被指出該劇的劇名《魷魚游戲》也是來源于日本的一種游戲。
一向都是將其他國家文化拿去“申遺”的韓國,看到這篇文章時,網(wǎng)絡(luò)上自然也引起一陣風(fēng)波。

當(dāng)然了,對于我們這些外界的觀眾群體而言,這部作品抄不抄襲就懶得去管啦,反正劇情能夠吸引到自己就行了。
不過,以前我們聽過影視劇中的“劇情抄襲”,但是“文化抄襲”之說倒是不多見。
結(jié)語

說實話,《魷魚游戲》雖然很有看點,但是這種形式在影視劇和動畫中也并非沒有過,能如此火的確也奇怪。

比如動畫作品中的《未來日記》,漫畫作品中的《要聽神明的話》,而電影的話,星河記得有一部外國片《殺人錦標(biāo)賽》,它的內(nèi)容形式也和《魷魚游戲》比較相似。
只能說,韓國的電視劇確實比較厲害吧,能夠?qū)⑦@些元素縫合并且爆火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