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破金瓶梅41:弱女孫雪娥為何能打敗悍婦潘金蓮 | 徐景洲
??

春梅告刁狀,與潘金蓮聯手,挑唆西門慶痛打孫雪娥一頓。這場明爭暗斗,看似以潘金蓮大勝、孫雪娥大敗為結局,其實不然。因為這場爭斗并未到此為止,激怒了的孫雪娥,不依不饒,死纏硬打,竟然打了一次勝仗,讓潘金蓮一敗涂地,一副慘相:烏云散亂,花容不整,哭得兩眼如桃,躺在床上。
西門慶在受了潘金蓮的挑唆接連打過孫雪娥兩頓后,敢怒不敢言的孫雪娥,表達怨憤的方式,就是氣得在廚房里兩淚悲流,放聲大哭。大哭的目的何在,并不是簡單發(fā)泄內心的冤屈和悲苦,而是要聲達上房,讓正室娘子吳月娘知道。孫雪娥心里很清楚,靠自己單打獨斗,絕對不是有西門慶做后臺的潘金蓮、龐春梅聯盟的對手,她也要找靠山,這個靠山,不是別人,就是吳月娘。對于吳月娘,西門慶尚且忌憚幾分,潘金蓮和龐春梅之流,豈在話下。更何況,潘金蓮比自己排行小,春梅更是個丫頭,怎么說,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也在她們之上。在孫雪娥眼里,一向公道寬厚的吳月娘,對潘金蓮本就看不順眼,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本就無辜,吳月娘不袒護她又袒護誰呢?于是,面對西門慶,她忍辱負重,認罵認打,西門慶一離開,她就以哀兵必勝的姿態(tài)絕地反擊。
孫雪娥的哭聲傳到吳月娘耳朵里,吳月娘初時采取寧事息人態(tài)度,讓她抓緊做飯,把西門慶打發(fā)走——西門慶不走,吳月娘不能出面處理這事。
給西門慶做過飯后,“這雪娥氣憤不過,正走到月娘房里告訴此事”,恰巧心里有鬼的潘金蓮“驀然走來,立于窗下潛聽”,一場明爭暗斗式的激烈交鋒立時展開。
孫雪娥先是“血口噴人”將“毒死親夫”“霸攔漢子”的潘金蓮痛罵一通,這可能是潘金蓮有生以來遭到的最惡毒的辱罵。接著孫雪娥悲痛欲絕哭訴自己無故遭打的冤情,從而博得吳月娘深切同情。但還沒等到吳月娘公開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小玉就來報告,說潘金蓮在外偷聽。
這時氣氛可以用凝固或劍拔弩張來形容。
一向飛揚跋扈的潘金蓮進門即對孫雪娥迎頭痛擊,殺手锏是點出春梅與吳月娘的特殊關系:“論起春梅,又不是我的丫頭,你氣不憤,還教他伏侍大娘就是了。”這明顯是在挑撥吳月娘與孫雪娥的關系,企圖拉大旗作虎皮,讓吳月娘也做自己的后臺。潘金蓮顯然有備而來,她是想乘勝追擊,將孫雪娥徹底打倒制服。
吳月娘態(tài)度曖昧,撂下一句貌似公允折中的話:“我也不曉的你們底事,你們大家省言一句兒便了。”實際上,這是在偏袒孫雪娥,因為孫雪娥說時她沒打斷,而潘金蓮一說,她就叫停。吳月娘明顯是嫌潘金蓮多嘴,沒事找事,占了便宜又賣乖。而且,也等于默認了孫雪娥剛才對潘金蓮的控訴和指斥。孫雪娥心領神會,在吳月娘有意無意慫恿之下,對潘金蓮發(fā)起正面進攻:
“娘你看他嘴似淮洪也一般,隨問誰也辯他不過。明在漢子跟前戳舌兒,轉過眼就不認了。依你說起來,除了娘,把俺們都攆了,只留著你罷!”
這話分三層意思:
一是潘金蓮刀子嘴,誰都不是她的對手,當然也包括吳月娘。
二是潘金蓮一貫撥弄是非,也一貫耍無賴,說了壞話,做了壞事,一向不承認。
三是潘金蓮想“除了娘,把俺們都攆了”,揭其想當正室娘子野心,挑動眾人與她為敵,
吳月娘面對二人的爭吵,“只不言語”,其實是想讓孫雪娥出氣,因為理在孫雪娥一邊,而大家又都厭惡潘金蓮,平時很少有人敢公開與潘金蓮叫板,孫雪娥平時很難有公然發(fā)泄的機會。所以,吳月娘的中庸態(tài)度看似公平,讓二人各說各的理,實際上是在幫孫雪娥,是在借孫雪娥來打擊潘金蓮的囂張氣焰,同時也是給大家出氣。
果然二人在吳月娘“坐山觀虎斗”的消極勸架中,越罵越兇,罵到最后,“險些兒不曾打起來”。直到這時,吳月娘才出手,“使小玉把雪娥拉往后邊去”,實際上是讓丫環(huán)陪護她而去,面子上情感上都是在偏坦她。對潘金蓮,吳月娘則是不理不睬不問,讓她孤零零地“一直歸到前邊,卸了濃妝,洗了脂粉,烏云散亂,花容不整,哭得兩眼如桃,躺在床上”,純是一副徹底吃了敗仗的喪魂落魄的悲慘狼狽相。當日晚上,西門慶回來,潘金蓮“放聲號哭”,由此可見這場慘敗對潘金蓮的打擊是多么巨大。
孫雪娥的勝利是短暫的,她最終還是失敗者,她終究不是潘金蓮的對手,她也不可能一直處于吳月娘的庇護中。聽了潘金蓮一面之詞的哭訴,西門慶又把孫雪娥打了一頓,由于有吳月娘保護,孫雪娥只被西門慶“短棍打了幾下”了事。在大家眼里,孫雪娥雖然最終失敗,但雖敗猶榮。
如果沒有西門慶做后臺,以眾人為敵的潘金蓮定會成為眾矢之的,沒一天好日子過。因此,孫雪娥的勝利雖然短暫并且偶然,卻預示了潘金蓮在沒有西門慶的時代,注定不會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