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象棋高手簡介
清末民初象棋高手簡介
象棋諾貝爾制作
四郎講棋常常提到一些清末民初的象棋高手,因沒有戰(zhàn)績作衡量,對這些棋手比較陌生。因此筆者查找了一些資料,對清末民初的象棋高手作簡要介紹。
賈題韜,宣統(tǒng)元年(1909年)生于山西洪洞,民國十四年(1925年)高中一年級參加山西省青年象棋比賽獲冠軍。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在成都與謝俠遜對弈17局,多勝2局擊敗謝俠遜。民國三十年(1941年)出版《象棋指歸》,后被新加坡象棋學(xué)會列為“古今象棋十大名著”之一。賈題韜本職佛學(xué),曾任四川省佛協(xié)副會長、省政協(xié)常委、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等,于成都文殊院講《壇經(jīng)》等,被譽(yù)為佛學(xué)圣手。1995年去世。
謝俠遜,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生于浙江溫州,民國時為上?!稌r事新報(bào)》象棋專欄編輯。民國七年(1918年)在上海青年會舉辦的首屆全市象棋比賽獲冠軍,“無敵中炮”林弈仙獲亞軍。民國十五年(1926年)在上海組織成立全國象棋司令部,擔(dān)任總司令。1949年后歷任上海市體委委員、第一屆全運(yùn)會棋類競賽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象棋錦標(biāo)賽總裁判、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中國象棋協(xié)會副主席等職。1987年去世。謝俠遜曾將古今象棋棋譜整理成12冊200多萬字的《象棋譜大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象棋書。
林弈仙,清光緒五年(1879年)生于浙江永嘉,民國四年(1915年)在上海凌云閣茶樓以5勝3和2負(fù)擊敗勵志英,對局大多以先手中炮直橫車、后手順炮開局,被稱為無敵中炮。民國七年(1918年)在上海青年會舉辦的首屆全市象棋比賽獲亞軍,輸給冠軍謝俠遜。1956年第一屆全國象棋錦標(biāo)賽任副裁判長,1957年第二屆全國象棋錦標(biāo)賽后與冠軍楊官璘1勝1負(fù)戰(zhàn)平。1969年去世。
彭述圣,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于甘肅蘭州,擅長讓子棋,與華東周德裕、張觀云、華南黃松軒、曾展鴻等沒有交過手,但時人認(rèn)為彭述圣更勝一籌,福建《象棋月刊》稱其為大國手。號稱西北棋圣。1956年第一屆全國象棋錦標(biāo)賽任副裁判長。 1960年去世。
董文淵,民國七年(1918年)生于浙江杭州,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基督教杭州青年會舉辦“華東地區(qū)象棋名手邀請賽”,浙江董文淵擊敗江蘇竇國柱、山東邵次明、福建連學(xué)正獲得冠軍,被稱魯閩浙蘇四省棋王。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香港 “六王奪鼎賽”(周德裕、鐘珍、蘇天雄、盧輝、方紹欽、董文淵),周德裕得第一,董文淵第二;同年三王賽(周德裕、董文淵、鐘珍),董文淵以2戰(zhàn)全勝擊敗鐘珍;同年周董十局賽(周德裕、董文淵),董文淵連勝6局擊敗周德裕;同年周董“私人金牌賽”(周德裕、董文淵)在同樂棋壇舉行,董文淵1和2負(fù)敗給周德裕。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在上海名流陳志川家中,董文淵以1勝2和1負(fù)與周德裕戰(zhàn)平。1952年,董文淵在上?!懊赘邠P(yáng)”與楊官璘共弈十局,楊凈勝2局。1962年獲全國棋藝錦標(biāo)賽圍棋比賽第四名。
周德裕,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揚(yáng)州,“淮揚(yáng)三杰”之一周煥文之子。年少時以鏖戰(zhàn)70局、凈勝14局擊敗揚(yáng)州“慢國手”張錦榮。與朱劍秋、竇國柱并稱揚(yáng)州三劍客,周德裕為首。民國十五年(1926年)謝俠遜在上海組織成立全國象棋司令部,委任周德裕為“陸軍前敵總指揮”。民國十九年(1930年)華南象棋會和萬國象棋會在香港舉辦華東、華南埠際大賽,周德裕和林弈仙代表華東,李慶全和馮敬如代表華南,周德裕與李慶全同獲10分并列第一。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上海舉辦華東華北埠際大賽,周德裕、萬啟有代表華東江浙兩省,趙文宣、張德魁代表華北吉、黑、直、魯、冀五省,周德裕排名第一(趙文宣和萬啟有并列第二,張德魁排名最末),被稱為“七省棋王”。1949年因抽鴉片餓死于上海街頭。
黃松軒,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生于廣東南海,鑲黃旗滿洲,民國十二年(1923年)以2戰(zhàn)全勝擊敗香港棋王郭乃明。民國十八年(1929年)謝俠遜在上?!稌r事新報(bào)》“棋壇總司令部”成立一周年紀(jì)念文章中,將黃松軒、曾展鴻和鐘珍稱為“粵東三鳳”。民國二十年(1931年)底,廣東省教育廳舉辦全省象棋比賽,預(yù)賽黃松軒17勝5和得39分與盧輝19勝1和2負(fù)得39分并列第一,馮敬如38分排第二,李慶全37分排第三,決賽黃、盧、馮、李分獲冠、亞、季、殿軍,四人被稱為華南四大天王。黃松軒曾與“七省棋王”周德裕對弈20局,黃多勝一局,被廣東棋界譽(yù)為“九省棋王”。民國27年(1938年)去世。先手擅中炮盤頭馬,后手擅用屏風(fēng)馬。
曾展鴻,光緒十三年(1887年)生于廣東中山,與黃松軒、鐘珍并稱“粵東三鳳”。1960年去世。擅長屏風(fēng)馬抵中炮局,尤精于“屏風(fēng)馬棄馬陷車”與“單提馬棄炮陷車”,比賽戰(zhàn)績不詳。
鐘珍,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生于廣東番昌,與黃松軒、曾展鴻并稱“粵東三鳳”。為人詭橘,擅長排局,因擅七星聚會被稱為七星王。約于1944年-1946年間去世,戰(zhàn)績不詳。
盧輝,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生于廣州,民國二十年(1931年)底廣東省教育廳全省象棋比賽亞軍,排名華南四大天王之二。1994年去世。擅長五七炮。
馮敬如,生卒年不詳,南海佛山人。獨(dú)創(chuàng)“單提馬棄炮陷車局”。民國二十年(1931年)底廣東省教育廳全省象棋比賽獲季軍,排名華南四大天王之三。
李慶全,清光緒十六年(1892年)生于廣東番禺,民國十三年(1924年),與黃松軒、馮敬如在廣州翩翩茶室下棋,并稱“三寶佛”。 民國十九年(1930年)華南象棋會和萬國象棋會在香港舉辦華東、華南埠際大賽,周德裕和林弈仙代表華東,李慶全和馮敬如代表華南,李慶全以不敗戰(zhàn)績與周德裕同獲10分并列第一,被稱為“無敵將軍”。 民國二十年(1931年)底廣東省教育廳全省象棋比賽以不敗戰(zhàn)績獲殿軍,排名華南四大天王之四。擅用屏風(fēng)馬開局,防守甚嚴(yán),以致經(jīng)常不敗,但和棋過多。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去世。
朱劍秋,生卒年不詳,江蘇揚(yáng)州人,與周德裕、竇國柱合稱揚(yáng)州三劍客。戰(zhàn)績不詳。
竇國柱,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江蘇揚(yáng)州,與周德裕、朱劍秋并稱“揚(yáng)州三劍客”。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參加“滬寧埠際象棋比賽”獲冠軍,擊敗萬啟有、鄧春林。1957年參加上海七區(qū)象棋選拔賽獲冠軍。1978年去世。
孟立國,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生于遼寧新賓,滿族。開局擅長半途列炮與順手炮上正馬,中局擅長殺象入局,有“殺象能手”之稱,與王嘉良并稱東北雙虎。1960年第5屆、1962年第6屆、1965年第8屆、1974年第10屆全國象棋個人錦標(biāo)賽,4次打入前6名。1982年獲中國象棋大師稱號。1998年獲特級大師稱號。200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