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論語》是好漢語、好智慧、好力量?| 馮唐講書

為什么說《論語》是好漢語、好智慧、好力量?| 馮唐講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個習有很多意思:通讀、詠讀、自己練習、自己用 (都可以叫 廣泛意義的“習”)
四個主要培養(yǎng)見識、培養(yǎng)智慧的方法:

1.讀書 2.行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3.學徒(跟著師傅練) 4.做事(做事、成事、持續(xù)多成事)
如果不知道做什么?
讀書去 (人能夠經(jīng)常去學習,把學的東西擱到自己生活、工作當中,是很快樂的事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學了,你習了,你自己覺得自己有體會了 這個時候你會期望什么? 希望跟別人分享)(人是群居的動物,有人又好看又好玩從很遠的地方來找你,還給你分享好吃的,好喝的,當然快樂)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不知我學會了什么,不知道我有多牛逼,有多大學問,不知道我做過什么,我懂什么,但是我不生氣。這是有挑戰(zhàn)的)

【以講通基礎意思通順為主,不要太苛求】


(非常著名)

誠心立志向?qū)W,決定做一個有學問的人,我要修行學問

我差不多能夠養(yǎng)活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馮唐說:


80%-90%的人生困惑,應該沒有了(前提是你15歲開始好好學習,按照這個循序,如果你勤學不倦,基本三觀已經(jīng)扎實的確立,有一個兼顧的內(nèi)核,內(nèi)心非常的淡定,不再受到外界多數(shù)說法、看法、評論的困擾。內(nèi)心強大到混蛋)

你了解到 我真的有天賦,還是我真的沒有天賦,我現(xiàn)在都知道了
即: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己有多少分量有清晰的自我。

別人罵你,說你,都是別人的事情,自己已經(jīng)不往心里去。

我想干嘛就干嘛,想做啥就做啥,而且你發(fā)現(xiàn)你做的想的說的,都沒有壞了任何規(guī)矩。
感謝馮唐老師,老師牛逼。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e4y1v77y/?vd_source=4c42fd4f6db8ba0d793929ee21d9f1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