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聲小評:收到民科文章怎么辦呢?
作者:冰海牧心

其實一做科普吧,就有可能收到一些很有想象力的民科的文章。
現(xiàn)在民科這個詞似乎是有些貶義的,但請相信,我這里沒有貶損他們的意思。
只是對于科學的態(tài)度,可能我們有所不同。
有人說,愛因斯坦不是民科嗎?
不,他不是。
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的時候,身份是來自民間,并非專職的科學家。
但是他尊重科學的研究范式,并把自己的理論拿給科學共同體進行同行評議。
而部分所謂的民科,他們認為,自己發(fā)明了一個科學理論,可以推翻這個推翻那個。
但他們不接受科學共同體對他們的評議,或者理論暫時沒有受到科學共同體的重復驗證。
那么他們的理論本身就尚不能稱為科學理論。
特別是對于那些認為,科學共同體都不懂他的理論,無權評價他的理論的所謂“民科”。
他們本質(zhì)上往往缺乏對于科學基礎知識的認知,他們所研究的方法也很可能并非科學范式,而是原創(chuàng)的標準。
這類“民科”號稱是科學,但往往走向了科學的反面,他們的研究方法往往是不科學的,或者說非科學的。
他們有時候還會往我們這里來“投稿”。
說實話,我們一般只能說“我們實在沒有能力評價你提出的新穎理論是對是錯,感謝”。
所以,千萬也不要高看我們。
那些新穎而高深的,一下子就能推翻相對論,量子力學,進化論之類的理論,我們一般都是很難理解的。
注:科聲小評系列內(nèi)容,由科學聲音的小編臨時感想組成,不能算嚴謹科普,大家可以就事論事分享討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