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被生活“體制化”,又該如何找到生活的意義?

當你被生活“體制化”,又該如何找到生活的意義?
存在性焦慮:不知道為了什么而活,人在一個狀態(tài)下持續(xù)時間過長,一直沒有變化,獲取很容易產(chǎn)生“虛無感”
會吞噬我們生命的熱情和行動力,然后越消極越不想動。
甚至徹底找不到生命意義
《打開心智》
應對危機的兩種方法:
1【新鮮的體驗】永遠爭取在不同維度上進行體驗,經(jīng)歷不同的事,讓自己永遠在路上,以至于沒有閑暇時間思考生命意義,又或者把體驗本身當成意義
2【高于個體的事】把自己融進去,比如 創(chuàng)業(yè) 愛好 信仰 價值觀 是自己自愿去做的,不是被強迫的,愿意投入精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M4y1h7jt/?vd_source=4c42fd4f6db8ba0d793929ee21d9f1af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