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居然有兩個?邦叔新片有點像文藝片了?
大家非常熟悉的007,也是非常熟悉的占士邦,他的新電影即將上映,名為:《007:無暇赴死》。或許大家會有如此的感覺:誒,007電影哦,很熟悉的哦,但到底多少年沒有看過呢???
如果是帶著這個問題進電影院觀看這部007新片,或許大家最終的感覺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007、占士邦,陌生的是他的人際關系。
在如此既熟悉又陌生的觀感下,這部新片居然帶給我一些沉悶感?。。?/p>
其實最近上映的電影可有不少會令觀眾都要吐槽:太沉悶了!例如《沙丘》、《蘭心大劇院》等,一部比一部文藝,也一部比一部沉悶!然而在看著邦叔的新片時,沉悶感也不時而來,難道邦叔開始演文藝片了?
其實《007:無暇赴死》肯定不是文藝片,占士邦還是我們熟悉的占士邦,而這次或許不是007而已。其沉悶感主要是由于大家沒有把前幾部007電影去重溫一下,由于人物關系沒有聯(lián)系上,導致在劇情上看不懂,所以才覺得沉悶。因此,建議大家去看《007:無暇赴死》之前,最好是把前幾部都重溫一下,尤其是上一部《007:幽靈黨》。
這里簡單“總結”一下:
《007:大戰(zhàn)皇家賭場》占士邦的女友死了;
《007:大破天幕殺機》M夫人死去;
《007:幽靈黨》認識了新女友,結局還說要退休去度蜜月;
大家還需要回憶一下,007在這幾部曲里和其他角色的關系,或許就能更好的感受到導演為何要如此去拍攝《007:無暇赴死》了。
劇情就不透露太多,英文片名為“No Time to Die”,看完電影才知道其有雙重含義的,因此中文片名翻譯為“無暇赴死”,還是未能盡顯劇情的真正意義所在。
其實No Time和to Die是能結合,也能分開的。其分別吻合到電影開始和結尾的劇情,這才能懂為何要取名如此。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丹尼爾·克雷格,畢竟近年的007電影都是他主演。也相信不少人都”預知“了,《007:無暇赴死》將會是丹尼爾·克雷格的告別篇。因此,電影總體的感覺會拍出了復聯(lián)4的告別感。但是,我個人自己的觀感是:有點《雙子殺手》的味道哦。畢竟這個男主角也”有點老了“,而且還是已經(jīng)在007的退休生活中了。。。
只要大家看完這部新片,應該就會懂我為何把“No Time to Die”去分開理解,而劇情的真正意義并不只是“無暇赴死”。
說到“No Time to Die”,片頭會有一首為此片特別創(chuàng)作的主題曲,同名為《No Time to Die》,由碧梨BillieEilish演唱,整首曲風極具空靈感,而且相當有悲傷的感覺。可以說,這首主題曲不僅貼題,而且相當有意義,值得大家看完電影,第一時間就搜索出來單曲循環(huán)。
說到歌曲好聽,電影里的全部配樂都會令人在觀看電影時很有感覺,只因都能極佳的匹配到劇情中,甚至帶起節(jié)奏感。
撇開劇情, 從電影的整體制作來看,《007:無暇赴死》還是一部相當成熟的諜戰(zhàn)片,其地位不亞于“碟中諜”系列,飛車效果更不亞于“速度與激情”系列。再加上用心營造的音樂和音效,從電影開始,我們都能感受到劇組團隊的制作誠意,如此的大片只適合在電影院的大屏幕欣賞。
或許最近的電影都是帶有門檻的,《沙丘》需要先看過小說原著,《蘭心大劇院》需要真正能理解導演風格。而到了《007:無暇赴死》,居然也需要一定的門檻哦,那就是最好把丹尼爾·克雷格所演過的007電影都回顧一遍,這樣看起來才更懂007哦。
最后還是忍不住“劇透”一下,這次可不止一個007,當大家看到結局的走向時,或許會更期待未來007系列電影的走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