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古瓷中的“黑美人”——黑胎青瓷,你了解多少?
青瓷,是中國瓷器的鼻祖,誕生得早、歷史悠久,能追溯到商周時期。自古陶瓷重青品,作為古代正統(tǒng)色系,它是禮制、地位的象征。與儒家玉文化一脈相承,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皆以青瓷為好!
而龍泉以出產(chǎn)青瓷著稱,這里燒制青瓷的古代窯址有五百多處,僅龍泉市境內就有三百六十多處,這個龐大的瓷窯體系,被人稱為龍泉窯。
其中黑胎青瓷,也稱為“哥窯”,為龍泉青瓷的特殊品種,是由于泥胎中含鐵量高而造成。
這種瓷器胎色灰黑,紫口鐵足,釉色天青透徹。
特別是具有“開片”裝飾的黑胎青瓷是龍泉窯的創(chuàng)舉。黑胎由于其胎色黑灰如鐵,又被稱為“鐵骨”胎,這是有意在坯料中加入紫金土的結果。
開片是由于胎與釉的熱膨脹系數(shù)相差較大,導致在燒成后開窯時的冷卻過程中,釉表面出現(xiàn)許多裂痕而形成。
這本來是工藝中的一種缺陷,然而窯工們在開窯后,將草木灰抹入裂紋填平,致使釉面出現(xiàn)黑色碎冰裂紋,于是變病態(tài)為美,別有風味。
窯工們的這一發(fā)現(xiàn)后來卻成為釉面的一種獨特的裝飾,也稱為“百圾碎”、“蟹爪紋”,深受人們喜愛。具有這種裝飾的瓷器便專稱為“碎器”,成為龍泉窯的珍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