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和希望
??山里天氣多變,晴朗天空,突然有水滴降落,一滴、兩滴,愈加密集,瞬時連成線,嘩嘩降落,越下越急,不得不避雨。一路快跑來到寺廟屋檐下,空間狹窄只夠平行站立且雨水不會濺入,路上行人稀少,看樹葉拂動細雨傾斜,雨勢忽而急時而緩,山林清新,難得一遇這么大好時機,一覽雨中飄搖江湖。
???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不一會,寺廟外人頭攢動,又排起長隊。還未從雨中情景走出,思緒來不及切換,腳步自然無法挪開,遂停留原地觀察人來人往的香客。
?? ? 人們進寺廟前臉色凝重,出寺廟后神情輕松,連步伐都輕盈許多。準是心愿已許,負擔已轉移給佛祖。接下來就要靠和佛祖之間的默契,讓所愿皆所得。雖然大家都知道希望會落空,可每個人臉上依然掛著必勝的把握。
??? 有人問,你不上香不拜佛,為何要進山,我說佛家太會選址,好的山頭全被包了,想看風景只能進山,還得跟他們買門票。
??? 絡繹不絕的人流,人們上香跪拜,程序一個不落,盡最大努力向佛祖展現誠意。詢問一些香客,發(fā)現一個怪現象,大多說不出跪拜的是誰,有人或干脆所有佛祖全跪拜,唯恐有遺落致愿望無法達成。
??? 信仰自由是每個人的權利。作為信仰,為人們提供精神寄托,無可厚非;人有極限,尋找超自然外力幫助,人之常情。搞一個低頭屈膝跪拜儀式,作用是什么,彰顯優(yōu)勢還是考驗虔誠。如果佛在天上,應該抬頭交流,才能更好傳遞心意。低頭,在我們文化里,在人性里,只有有求于人的情況下;跪拜,只有陷入絕境、走投無路時,不得不放棄自尊的表現,以最卑微的方式,博得下跪對象的同情,期待對方伸出援手。
?? 有人禮佛為了治愈,但大多數為了私欲,不能向外說道又想欲望達成。當現狀無法滿足或靠自身看不見希望時,把最后的賭注寄托在膝下,等佛祖顯靈。而且信心滿滿,認為心愿定會實現,還相信自己一定是最特殊的那一個得到佛祖偏愛。即使沒有實現,認為許愿時不夠虔誠造成的,再接再厲,定會打動佛祖。
??? 好像一切都與意念力有關,似乎每個人都是操縱意念的大師。人們善于把意念寄托給希望,然后把希望放出去,抓捕每一個想得而未得的私欲。解決難題,全靠意念,佛祖就是放出去的希望。意念其實真是個好東西,零成本、可掌控,翻來覆去全憑自己。自然不愿懷疑,因為意念生來自帶勝利者姿態(tài),人們理所當然認為自己就是幸運兒,萬一有差池,虔誠不足罷了。從不質疑,更不接受,因為接受自己遠比質疑他人難。試問,又有誰愿拋下私欲,拋下讓理想成為現實的希望。我想,很少有人愿意冒這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