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迅報》關(guān)於陳艷儂報導(dǎo)二則
(編者按:原載《廣東迅報》,因年代久遠,且掃描不清晰,兼能力有限,凡衍字用【】標(biāo)明,脫字用[ ]補充,錯字用〔〕更正,辨認(rèn)不清者用□表示,而編者推測的字用〖〗標(biāo)出,標(biāo)點符號則按文意略作修改,特此說明)
(一)陳艷儂海上霸王
作者/大傻
? ? ? ?名坤伶陳艷儂與其夫沖天鳳,月前聯(lián)袂來市,奏技於廣州戲院,大演身手。在過去演出的首本劇,如《虎嘯麒麟殿》、《女鏢師》,演技超凡,博得一般人士好評。誠以陳伶久處星洲,海外早有“星洲千里駒”的綽號,鶯聲悠揚,冠絕一時,且身懷絕技,擅演武戲,已有女俠紅□〖線〗隱娘之風(fēng)。查其生平最得意佳劇,莫如《海上女霸王》,此為陳伶繼《女鏢師》後更偉大驚人之佳劇,劇中腳踏沙煲,大打真軍,耍青龍劍,演來如生龍活虎,大□翩若驚鴻、矯若游龍。海外人士,咸以“女霸王”稱之,足見其藝術(shù)之造詣也。
(原載《廣東迅報》民卅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第四版)
(二)陳艷儂之九節(jié)鋼鞭
作者/銘
? ? ? ?自男女班之藩籬打破以還,粵劇花旦,遂多以女角充任,其原因則以性之相近,舞臺演出,更覺有栩栩傳神、絲絲入扣之妙,而免去矯揉造作之嫌。良以戲假情真,男女角式,以裝作出之,終無純?nèi)巫匀恢芨北娡病?/p>
? ? ? ?然而以女角而為花旦,從其個性之表演,自得阿堵傳神;惟以女流荏弱而□,則打武戲之演出,自難獲得凜凜威風(fēng)之成效,是亦事有必致者!邇來粵劇,似側(cè)重於武戲一途,妹妹哥哥之鴛鴦蝴蝶戲,似已感柔靡,非有大鑼大鼓、壯邁豪雄者,未易緊抓觀眾之心靈,跡以近日舞臺劇本觀之,已可佐證。第以女角而充花旦則于武劇之演出,又感難得有枝當(dāng)葉對者。才難才難,古今同慨!
? ? ? ?今之戲班,能以賣座者言,錦添花而外,馬班*亦為其一。惟兩班之中,女角之能武者亦□〖缺〗其人,故觀者亦有女角難副之感。而馬班為謀補救此缺憾,亟亟拉入陳艷儂,使掌花旦正印者,無他,以女角之□〖擅〗武戲者,祗一艷儂;有艷儂在,足填其缺矣。
? ? ? ?艷儂能武,班中人多知之。然向者以武戲未為人重,故其技未顯;今得其道,艷儂乃如穎脫囊中!是可知人各有一技之長,須能善用耳。艷儂好武劇,尤擅使九節(jié)鋼鞭。舞臺中,能使鋼鞭者難,其有使于鋼鞭,亦為七節(jié);九節(jié)多感于鞭□〖長〗難用,莫肯用之。蓋以事此綦難,非對武劇有相當(dāng)研究者不易致。艷儂能之,其武技可見矣。使鞭以週密勝,艷儂於此,其殆有所用功焉。
*馬班是指新馬師曾領(lǐng)導(dǎo)的新馬劇團
(原載《廣東迅報》民卅二年三月十六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