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繼英“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書法
傅繼英書法: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語出宋代蘇軾《賀歐陽修致仕啟》。意謂很有膽量而不露聲色,表面上好像膽小,“若怯”深處是“大勇”;很有智慧而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如愚”背后是“大智”。軍事上喻指以假像誘騙敵人。愚:愚蠢,愚笨。
"大智若愚"的解釋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
"大勇若怯"的意思是: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膽怯的樣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著冷靜。
傅繼英書法: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裝裱效果圖
“大智若愚”,并非故意裝傻、故意作勢,也不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虛,而是待人處事的一種方式,一種態(tài)度,即:心平氣和,遇亂不懼,受寵不驚,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隱而不發(fā),自自然然,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從從容容,看透而不說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清清楚楚,表面上卻顯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大智若愚的人,大智在內(nèi),若愚在外,將才華隱藏很深,給人一副混沌無知的樣子,實(shí)際上,他們用的是心功。
傅繼英書法: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場景效果圖
大智若愚者在生活當(dāng)中的表現(xiàn)是不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diào),從來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則是“厚積薄發(fā)、寧靜致遠(yuǎn)”,注重自身修為、層次和素質(zhì)的提高,對于很多事情持大度開放的態(tài)度,有著“海納百川”、“強(qiáng)者求己”的境界和心態(tài),踏實(shí)做事,順應(yīng)自然,只求自己能夠不斷得到積累。因此,中國話里才有了“大智若愚”、“大勇若怯”這樣一些富于哲理意義的成語,從而也豐富了中國人的人生哲學(xué)。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