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老板談基金,如何減少波動,保住利潤?試試多元化和再平衡
喬小白定投指數(shù)基金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
基金收益的波動太大,特別是股市行情劇烈波動的時候。
收益像坐上了過山車,上個月還賺了不少,這個月利潤就損失大半。
喬小白知道股市中的波動是難免的。

如果股市中沒有波動,只往一個方向走,定投就沒有意義了。
如果股市只會上漲,那么最優(yōu)策略當然不是定投,而是一開始就盡可能多的買入。
如果股市只是下跌,那么最優(yōu)策略就是一分錢也不要投入。
正是因為股市短期內(nèi)的波動無法預(yù)測,才有了定投這種投資策略。
那么在堅持定投這個大戰(zhàn)略的前提下,能否通過一些戰(zhàn)術(shù)操作上的優(yōu)化來減小波動,增加收益呢?
喬小白帶著這個問題找到了錢老板。
錢老板非常高興,因為喬小白真的在認真思考基金定投。
錢老板:小白,一個好問題往往比好答案更有價值,你現(xiàn)在就提了一個好問題。
喬小白:那么有沒有減少波動,增加收益的辦法呢?
錢老板:當然有,指數(shù)基金是一種股票型基金,股票風險高,收益也高,也就是波動大。
但基金有很多種類,除了股票型基金,還有債券型基金。
喬小白:這個我知道,但債券型基金收益太低了,沒什么意思。
錢老板:收益低,但風險也很小,這就意味著債券型基金的波動很小。
喬小白:你不會讓我改為定投債券型基金吧?
錢老板:當然不是,就像你說的,債券型基金穩(wěn)定,但收益低啊。
喬小白:是啊,指數(shù)型基金收益高,但波動大,債券型基金收益低,但波動小,兩個優(yōu)點如果能結(jié)合起來就好了。
錢老板: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找不到既有債券型基金的穩(wěn)定,又有指數(shù)型基金的收益的單一品種。
但我們可以同時投資指數(shù)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構(gòu)造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喬小白:我明白了,就是把兩種基金混合一下。
錢老板:沒錯,這個投資組合就平衡了兩種基金的優(yōu)劣,也就減小了整體波動。
喬小白:波動是減小了,收益是不是也變少了呢?
錢老板:不一定,在牛市時,這個投資組合的收益的確少了,因為指數(shù)基金漲的多,而債券基金漲的少。
但不要忘了,還有熊市呢,這時指數(shù)基金就會下跌,帶來不小的虧損,而債券基金依然有穩(wěn)定的收益,這時整體收益反而比只買指數(shù)基金更高。
而且除了多元化,還有一招叫做再平衡。
喬小白:什么叫再平衡呢?
錢老板:比如你一半資金投資指數(shù)基金,一半資金投資債券基金。
過一段時間,因為指數(shù)基金波動大,兩種基金的占比不再是各一半。
這時你就賣出占比多的,買入占比少的,再調(diào)整為各占一半,這就是再平衡。
喬小白:為什么要再平衡呢?
錢老板:再平衡解決了什么時候賣和賣多少的問題。
很多投資者,牛市賺了很多,但沒有賣,熊市又全賠進去了。
這時很多人就后悔,要是早點賣一些就好了,但種感慨沒有意義,你知道為什么嗎?
喬小白:這個我能理解,事后諸葛亮沒什么用,如果不能提前明確早點是多早,賣一些是賣多少,那么下次還是一樣的結(jié)果。
錢老板:沒錯,如果沒有具體的標準,就無法操作,或者只能靠運氣,看心情操作。
而再平衡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再平衡。
這時就相當于賣出了賺的多的,買入了賺的少的。
而這個過程中什么時候賣,賣多少都非常清楚,便于操作。
喬小白:再平衡策略道理很簡單,但很厲害啊。
錢老板:是啊,通過構(gòu)建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你可以降低波動率。
而通過定期的再平衡,你可以提升收益率。
喬小白:我明白了,我用一半資金定投投資指數(shù)基金,一半資金定投債券基金,然后定期再平衡。
錢老板:這是最簡單的投資組合。
如果你愿意研究,還可以多投資幾支相關(guān)性不一致的基金品種,然后定期再平衡。
這樣就能讓降低波動并提升收益的概率大大提升。
喬小白學會了多元化和再平衡,在基金投資的道路上又學了一招。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chuàng),如轉(zhuǎn)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