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教育:如何給孩子一個園子
五年級下冊第二篇課文是蕭紅的名作《呼蘭河傳》中截取了一部分,命名為《祖父的園子》。昨天一個孩子,將《呼蘭河傳》寫成了呼蘭河專,不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內(nèi)心在想什么,專和傳不分。傳記和專家還是有區(qū)別的呀!
修改了好幾次才終于寫對了“傳”這個字。
今天一個男孩子竟然說:“沒有園子,怎么寫呀!”讀了課文,他竟然問我,螞蟻怎么會是綠的。書中寫的是螞蚱是綠的。
現(xiàn)在的孩子,沒有生活體驗,無法體會到蕭紅心中魂牽夢繞的園子,那個帶給她無限快樂的園子,因為祖父的離世。也埋沒了她心中的自由和快樂。今天的孩子無暇去看天空白云,無法去看螞蚱,無法去捉蟈蟈玩耍。

蕭紅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女神,她是小說界的洛神。從天而降,不沾染人間一絲灰塵。
她雖然生命短暫,卻活成了不朽的傳奇。蕭紅的一生,不斷的索愛,又一次次的被愛所傷。她為了求學(xué)和表哥遠走北京,為此退婚。為了生活她又和退婚的夫婿生活在一起,最終卻遭到遺棄。
她心中那個美麗的園子;“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園子里的動植物,都是她心中,最自由的,最快樂的童年。
那個太過于敏感的女子,宛然一個藍精靈,快樂地做著莊周夢蝶的美夢??上粜蚜?,一切都會變得殘酷。最后好落在香港,此后再也沒有回到那個魂牽夢繞的園子。也許祖父的離世,蕭紅心中的園子也就凋零了。父親和繼母對她,不是很友好。她又因為退婚、同居、遭受遺棄。愛恨交加,不是她想要的,可惜上帝卻恩賜了她。

她還有一段快樂時光,就是和魯迅許廣平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魯迅給了她欠缺的父愛,許廣平給她久違的母愛。
如此的一個女子,她的傳世作品,十歲的孩子也許無法理解。為什么她會有如此美妙的園子。
城市里的孩子,沒有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驗,他們不會看到蝴蝶在菜花飛來飛去,也不會看到蜜蜂嗡嗡地叫著,展翅一會兒飛到左邊,一會兒飛到右邊。更不會看到綠色的螞蚱。
街邊能看到榆樹的機會也不多,即使看到了榆樹,也不會有蕭紅筆下描寫的:“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這榆樹先嘯,來了雨,大榆樹先就冒煙了。太陽一出來,大榆樹的葉子就發(fā)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了?!?/p>
榆樹因為長得高大,風來了才會呼嘯的歡叫。雨來了才會氤氳。

蕭紅可以去“采一個倭瓜花心,捉一個大綠豆青螞蚱,把螞蚱腿用線綁上,綁了一會,也許把螞蚱腿就綁掉,線頭上只拴了一只腿,而不見螞蚱了?!彼┲涷仆嫠#挥猩钤卩l(xiāng)村的孩子,才會有如此的樂趣。生活有個相似的不同,小時候我們會拴著蜻蜓,拉著跑,最后就是線上綁著蜻蜓的尾巴。蜻蜓卻已經(jīng)不知道去哪里去了。
依稀記得,每年五月份左右,大人忙著插秧,我們小孩子卻四處找小魚潭,去捉魚?;蛘呷宄扇旱厝淞终衣湎碌男÷槿?。那個時候總會有笨笨的小麻雀從窩里掉下來。被我們逮住,養(yǎng)在家中的籠子里,等待老麻雀來喂食。沒有逮住老麻雀,卻會看見老麻雀用嘴啄死小麻雀。其實那種小麻雀,養(yǎng)在家里,也只能玩一兩天,它們很嬌氣,無法養(yǎng)活。
鶯飛草長二月天,我們開始忙著去田間挖苦苦菜,挖辣辣菜。四處找蛇窩,那種小花蛇,到處都是,為了撿到一張蛇皮,我們經(jīng)常徘徊在蛇窩附近,徘徊在蛇經(jīng)?;顒拥拿恳淮缤恋厣?。

累了,餓了,就跑回家,匆忙地扒拉幾口飯菜,繼續(xù)我們的秘密游戲。不厭其煩地每天玩著捉迷藏,挖地道。荒廢的旱地,雜草叢生,也是我們的樂園。瘋跑在旱地里,有時還會調(diào)皮地將水地里的水,用各種器皿搬運到旱地,澆我們的植物,一堆堆一簇簇的雜草,被我們照顧得很好。
冬天雜草干枯,北風凜冽,我們在旱地上撒花兒,身上沾滿了雜草的小節(jié)。后來長大了,沒有時間去瘋玩了,那一片旱地也被大人們,修修補補的改成了水地,種上了各種蔬菜。
很羨慕蕭紅,有一個童年的園子。

心懷美好,到處都是心中的園子。實在不行,就得動手畫一個園子。造一個心中的園子,亭臺樓榭,假山水榭,怪石林立,身穿漢服穿越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