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伴讀《宋詩選注》第二講:節(jié)奏

大家好,我本節(jié)課的備課筆記如下:
本次咱們主要討論了5首詩,分別是:
2-1《戲答元珍》by歐陽修
2-2《別滁》by歐陽修
2-3《和子由澠池懷舊》by蘇軾
2-4《絕句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by陳師道
我試著修改了一下備課筆記,大家也有空告訴我這樣的備課筆記是否有意義
1-1 戲答元珍
引:很多詩人喜歡描述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可大家猜猜看,如果詩人是一個吃貨,他會怎樣描述這生機勃勃的自然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宋-歐陽修
春風(fēng)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1]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我想,春風(fēng)可能吹不到偏僻的地方,你看,現(xiàn)在已是二月了,山城里卻還是沒有看見花朵盛開。樹枝上仍有積雪的時候,我還能吃到橘子,春雷陣陣,驚動了春筍,它們不久就要發(fā)芽。晚上睡覺的時候,我聽見了北歸大雁的聲音,這讓我想起了故鄉(xiāng),帶著病進(jìn)入新的一年讓人深有感觸。我啊,曾經(jīng)在洛陽看過美麗的花,這里看到的野花,雖然開得晚,也沒有什么好嘆息的。
本詩名為“戲答元珍”,標(biāo)題中的元珍,是丁寶臣,字元珍,是歐陽修的朋友。 歐陽修寫這首詩的時候,剛剛被貶到湖北峽州夷陵當(dāng)縣令,而這個時候的丁寶臣是峽州判官。簡單的看,這首詩就是朋友之間的互相揶揄,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其實本詩還有另外一個題目,叫《花時久雨之什》,但感覺這個題目體現(xiàn)不出這種背景,還是《戲答元珍》更有趣。另外,如果你也是個成年人,就能理解“朋友之間的揶揄”有多珍貴。試著問問自己已經(jīng)有多久沒有認(rèn)識新朋友了?更別說是那種能寫寫東西,戲弄一下的,那些不用正襟危坐的朋友。
對了,歐陽修明顯是一個吃貨。他在《居士集》中曾經(jīng)提及,夷陵縣的美好就 在于“風(fēng)俗樸野,有橘柚茶筍四時之味,江山美秀”。“橘柚茶筍”自然是指橘子、 柚子、茶葉和竹筍。所以,詩人心里想著什么,詩歌里就會出現(xiàn)什么。若是讀者也是吃貨,便能和歐陽修產(chǎn)生共鳴,能夠感受到嚴(yán)寒中正在滋生的美味,所謂“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橘酸”而“筍脆”,這才是真正屬于吃貨的生機勃勃吧。
來,讓我們一起再把這首屬于吃貨的生機勃勃的詩讀一下吧。
戲答元珍
春風(fēng)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1] 一作“鳥聲漸變知芳節(jié),人意無聊感物華”。
2-2 別滁[1]
引:今天我們來講一首勸人離別時喝酒的詩。在離別時喝酒,當(dāng)然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只是除 了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今天我們能聽到什么新鮮的詩句么?
宋-歐陽修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2]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鮮花開得爛漫,柳樹葉子輕明,大家在花前為我酌酒送行。
我啊,就想像往常一 樣開開心心地喝醉酒,樂手們啊請不要演奏那離別而傷悲的音樂。
歐陽修在滁州當(dāng)過太守,所以他寫的東西里時不時會出現(xiàn)“滁”字,比如人 人都能背誦的《醉翁亭記》,第一句就是“環(huán)滁皆山也”。這首《別滁》也是如此, 意思就是他要離開滁州,不再任太守了,在別離之際,寫詩來抒發(fā)情感。
在這首詩里,我們可以體會到一種有趣的文字技巧。那就是為了保持語義的連續(xù),詩人們在寫詩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 使用同一個字來確保讀者能夠感知到“詩中鏡頭的連貫性” 。第一個鏡頭在花:花光濃爛柳輕明;第二個鏡頭拉長到花前有我?: 酌酒花前送我行;第三個鏡頭開始描述?我的狀態(tài):我亦且如常日醉。可以簡單地這樣理解, 第一個場景和第二個場景之間, 由“花”字來連接,第二個場景和第三個場景之間,由“我”字來連接。
讓我們再來讀一遍這首詩,感受一下詩中鏡頭的連貫性吧。
別滁
宋-歐陽修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唉,人生中總有許多的別離,如果每次離別都如《別滁》中所描述的一般, 那該多好啊。 風(fēng)景美好, 好友在側(cè),如常日醉,不聽離聲。 唉,可哪能每次都有 這么好的事兒呢?不過至少我們讀了這首詩,以后再勸酒時,除了曹操《短歌行》 中說的“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之外, 多了一句“我亦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離聲”。
high起來
[1] 滁 chú
[2] 另一版本作“秪”(dī)。
2-3 和子由澠池懷舊
引:你知道為什么很多武俠小說中,都喜歡將寶馬命名為“飛鴻踏雪”么?在今天這首詩中,你就能找到答案。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人生啊,到底像什么呢?可能像飛翔中的鴻雁掠過白色的雪花,偶然在泥地上留下指爪的印記,但飛鴻啊,轉(zhuǎn)眼也就飛走了,哪還記得這些印記留在何方。我認(rèn)識的老僧已經(jīng)離世了,骨灰被人們供起來成為了一座浮屠,他當(dāng)年題的詞因為墻壁太老也已經(jīng)看不到了。你還記得么?以前的路啊,崎嶇而蜿蜒,路途很長,人很困倦,瘸驢子也一直在叫喚。
先說說這首詩的名字,叫《和子由澠池懷舊》。其實澠池這個地方還挺有名的,在河南西北部,歷史上這里曾發(fā)生過很多刺激的故事,譬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大家都很熟悉的片段: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中,逼迫秦王為趙王擊缶,趙王不至于受辱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那里。
其實,這首詩最著名的地方,是貢獻(xiàn)了“飛鴻踏雪”這個成語,其字面意思是“飛翔中的鴻雁踏在白色的雪花上”,它們留下的痕跡如此渺小而且轉(zhuǎn)瞬即逝,故人們常常借此詞來表達(dá)“人生短暫,世事無?!?。也有人喜歡據(jù)此表達(dá)真正的牛人應(yīng)志存高遠(yuǎn),不應(yīng)為眼前的瑣碎之事而煩心:飛鴻哪里會關(guān)心踏雪之指爪呢?但我猜當(dāng)時蘇軾要和兄弟蘇轍分別,心里難受,就是想要喝一杯,抱怨一下人生,并沒有那么多積極向上的感情。唉,喝酒傷肝,不喝傷心啊。
對了,一般來說,主人公境遇不太好的時候,乘坐的交通工具也都不會太理想。詩人所提及的蹇(jiǎn)驢,其實就是瘸腿驢,這顯然不是受人喜愛的珍稀動物。不過這種驢在詩歌里面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一般只有窮人或者落魄時的詩人才會搭配這樣的坐騎;有時候還會用來類比毫無才華的人,“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fēng)”這句話就是蹇驢小人得志的場景。如此以諷刺著稱的詩歌,一看就是我們家諷刺大師李白寫的。這個啊,以后有空再和大家聊。
其實讀到蘇軾這里的跛腿驢子,類似于小說《神雕俠侶》中,楊過在義父歐陽鋒過世之后,看到了一匹馬,書中這樣寫到:
轉(zhuǎn)過身來,只見一匹黃毛瘦馬拖著一車山柴,沿大路緩緩走來,想是那馬眼見同類有馳騁山野之樂,自己卻勞神苦役,致發(fā)悲鳴。那馬只瘦得胸口肋骨高高凸起,四條長腿肌肉盡消,宛似枯柴,毛皮零零落落,生滿了癩子,滿身泥污雜著無數(shù)血漬斑斑的鞭傷。一個莽漢坐在車上,嫌那馬走得慢,不住手地?fù)]鞭抽打。
楊過受人欺侮多了,見這瘦馬如此苦楚,這一鞭鞭猶如打在自己身上一般,胸口一酸,淚水幾乎欲奪目而出,雙手叉腰,站在路中,怒喝:“兀那漢子,你鞭打這馬干么?”
其實,歐陽鋒再壞,也是楊過唯一的親人,歐陽鋒死了,楊過便感覺自己和這匹黃毛瘦馬一般??吹竭@里,讓人不禁鼻頭一酸。
我們一起再來讀一下這首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人生無常,好好生活。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了。記得早點睡。
2-4 絕句·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
引:大家知道么?中國的文人,都有一種奇怪的毛病,就是遇到高興的事兒,就會強迫自己默默的開始傷感。為什么會這么奇怪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詩吧。
宋-陳師道
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當(dāng)讀到令人愉快的書籍,不一會兒就讀完了;能聊得來的客人,卻總是期待不來。世上的事兒啊,往往事與愿違,人生百年,又有幾回能夠開懷呢?
陳師道的這首詩其實沒有名字,后人簡單地稱之為絕句。為了標(biāo)注清楚,一般標(biāo)題會寫成《絕句·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這首詩本身內(nèi)容很簡單,卻反映了一種奇妙的東亞文化。在東亞民族的文化中,人們對于美好的事物,總是帶著一種奇妙的、憂傷的情緒,常被稱為“令人愉悅的憂傷”。比如本詩中的中國詩人陳師道,明明讀到了一本好書,卻立馬開始擔(dān)心好書馬上就要讀完了。同樣的,日本人春天到京都欣賞櫻花,也會一邊欣賞櫻花盛開的美好景象,一邊為櫻花花期很短而憂郁傷感。
是啊,美好的事兒不能永續(xù),憂愁的事兒不能避免。所以,越是遇到令人高興的事兒,心里就越會想著這種高興的情緒即將結(jié)束,想要敦促自己盡快地進(jìn)入悲傷的情緒中來。幸運的是,這句話倒過來說也成立:若是遇到了難過的事兒,想著一切都會隨時間而過去,也就沒有這么不開心了。
最后,讓我講個小故事:
國王給子民出了一道題目,希望有人能夠說出一句話,讓他既很高興卻又很悲傷。很多人嘗試過了,卻都不成功,直到一位長者在國王的耳邊輕輕地說了這樣一句:
“一切都會過去”。
很慶幸卻也很遺憾,一切都會過去。高興的事兒,不高興的事兒,都會過去。這真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憂傷啊。
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這首詩吧。
絕句·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
陳師道
書當(dāng)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了。
記得早點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