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時代美學遺產(chǎn)——薩凡納號核動力貨船
自上世紀1950年代美蘇兩國建立民用核動力裝置后,核動力被視為作為全新的極具潛力的能源來源。從移動核電站到核動力坦克,核動力船舶甚至核動力飛機,從美國到蘇聯(lián),人們暢想著關于核動力廣泛運用的未來,并實施了諸多設計方案與計劃。NS?Savannah(薩凡納號)就是美國的第一艘核動力商船,于 1959 年 7 月 21 日下水。這艘船以第一艘橫渡大西洋的輪船SS??Savannah命名。她是有史以來僅有的四艘核動力貨船之一。(蘇聯(lián)破冰船列寧號于 1957 年 12 月 5 日下水,是第一艘核動力民用船。)


1962年前往西雅圖世界博覽會的途中的薩凡納號1955 年,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提議建造一艘核動力商船,作為他“原子和平利用”倡議的展示。這艘船雖然是貨船,但具有強烈的象征性意義而非為了真正的商業(yè)實用。根據(jù)艾森豪威爾政府向國會發(fā)表的一份聲明,“除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善意外,總統(tǒng)不希望在這艘船上獲得任何回報……這艘船也不會因為專門運載貨物而證明自己在商業(yè)上是可行的?!?/span>

服役的前三年薩凡納號主要被用于宣傳核能的和平使用,拜訪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數(shù)十個城市。1965年后她則主要用于商業(yè)貨運。在她積極的職業(yè)生涯中,薩凡納 (?Savannah?) 作為“原子能和平利用”項目的成員,旅行了 450,000 海里(830,000 公里),訪問了 45 個國外港口和 32 個國內港口,并接待了 140 萬人次。但是由于高昂的建造和使用成本,以及潛在的安全風險,后續(xù)的核動力商船計劃都未能成形,薩凡納號僅僅使用9年后就在1971年黯然退役。

薩凡納號的設計
薩凡納號展示了商船核推進的技術可行性,但預計不會具有商業(yè)競爭力。她的設計在視覺上令人印象深刻,看起來更像是一艘豪華游艇,而不是一艘散貨船,并配備了三十間空調特等艙(每間都有獨立的浴室),一個可容納 100 人的餐飲設施,一個可以兼作電影院的休息室,一個陽臺,一個游泳池和一個圖書館。甚至她的貨物裝卸設備也設計得很漂亮。從許多方面來看,這艘船是成功的。







薩凡納號上的舞廳與酒吧她在海上表現(xiàn)出色,她的安全記錄令人印象深刻,她閃閃發(fā)光的白色油漆從未被廢氣弄臟(運行柴油發(fā)電機時除外),這同傳統(tǒng)用燃煤和燃油的船只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傳統(tǒng)的船只會被煤灰和油煙污濁。薩凡納的設計上具有未來感的外觀,兩側裝飾有程式化的原子圖形。?Jack Heaney負責內飾,采用時尚現(xiàn)代的“原子時代”風格。





然而,漂亮也是有代價的。因為整體設計緣故和豪華的內設,薩凡納的貨艙空間要數(shù)倍小于她的同等體量競爭對手。她的流線型船體使由前艙裝載變得費力,隨著港口變得越來越自動化,這成為一個顯著的劣勢。此外,她的船員數(shù)量比同類燃油船大三分之一,他們除了獲得傳統(tǒng)海事執(zhí)照所需的培訓外,還接受了特殊培訓,這意味著船員薪資開銷更大。


乘客通行入口綜合而言,由于她的設計障礙、培訓要求的復雜和額外的船員,薩凡納號每年比配備傳統(tǒng)燃油蒸汽裝置的類似大小的船舶多花費約 200 萬美元的運營補貼。尤其在當年燃油價格較低的情況下在(成本每噸 20 美元),它沒有競爭力。這還不包括船舶核電站的維護和廢料的最終處置等開銷。

如今她停靠在巴爾的摩東南的一座碼頭,但平時不對公眾開放。1982 年 11 月 14?日,薩凡納號被列入國家歷史名勝名錄。由于薩凡納號是“原子能和平利用”倡議的最突出的標志之一,并因其特殊的國家意義而提前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1991 年 7 月 17 日,她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